世界名人史我有钱我有颜

第74章 托马斯莫尔

16世纪初,伦敦的街巷弥漫着潮湿的雾气,石板路在黯淡的光线下泛着冷光,街边的店铺和房屋拥挤而杂乱。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托马斯·莫尔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莫尔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对知识的渴望犹如永不干涸的泉眼。在牛津大学求学期间,他彻底沉浸在古典文学和哲学的浩瀚海洋中。那些古老的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的精神世界。

 他的室友汤姆好奇地凑过来,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挠挠头问:“莫尔,你天天看这些,也不觉得枯燥吗?这些古老的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啊?”

 莫尔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认真地说:“汤姆,这些经典里藏着无尽的智慧。你看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那是对完美社会秩序的一种构想,虽然现在看来有些遥远,但却能启发我们思考如何让现实社会变得更好。”

 在学校的讨论会上,莫尔总是最积极的参与者。他站起身,目光炯炯,声音洪亮地阐述着自己对理想社会秩序的看法,常常引得同学们热烈讨论。他激昂地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苟且,必须探寻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秩序,让每个人都能在公正与平等中生活。”

 同学杰克不以为然,反驳道:“莫尔,你说得太理想化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和利益冲突,怎么可能实现你说的那种平等?”

 莫尔微微一笑,耐心解释:“正因为现实有诸多问题,我们才更要去追求理想。我们可以从完善法律、普及教育入手,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公。只要我们有决心,一步步去努力,就一定能让社会更美好。”

 有一回,牛津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辩论会,主题是“社会正义的真正内涵”。莫尔得知消息后,兴奋不已,他精心准备了几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梳理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辩论会当天,整个礼堂座无虚席,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和教授们都满怀期待。

 莫尔第一个上台发言,他条理清晰地阐述道:“真正的社会正义,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而是建立在公平规则之上的平等对待。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财富不应被少数人垄断,而应合理分配……”

 他的发言刚结束,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一位教授站起来质疑道:“年轻人,你说的固然美好,但现实中人性本恶,如何能实现这样的理想?”

 莫尔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教授,我承认人性有弱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追求正义。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制度来引导人性向善,让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人是政治性的动物,我们在社会中相互依存,只有共同营造公正的环境,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这场辩论持续了一整天,莫尔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深刻的见解,赢得了众多师生的认可,也让他在牛津大学声名鹊起。

 毕业后,莫尔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踏入了政治的舞台。1504年,年仅26岁的他成功当选为议员。那时的英国,国王亨利七世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私欲,向议会提出了一笔无理的补助金要求。议会大厅里,气氛紧张而压抑,大多数议员都敢怒不敢言。

 莫尔却挺身而出,他挺直脊梁,目光坚定地环顾四周,随后慷慨陈词:“陛下的要求毫无道理,这将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身为议员,肩负着为民众发声的重任,绝不能成为国王敛财的工具!”

 国王的宠臣站出来,气急败坏地指责:“莫尔,你不要太放肆!国王的决策岂是你能质疑的?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莫尔毫不退缩,义正言辞地回应:“如果让百姓陷入贫困和苦难就是国家利益,那这样的利益不要也罢!我们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为他们谋福祉,而不是成为国王的应声虫。”

 这番勇敢的抗争使得国王的要求未能得逞,但莫尔也因此彻底得罪了亨利七世。很快,莫尔的父亲被投入监狱,还被处以巨额罚款。

 莫尔无奈之下,只能黯然回到律师界。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莫尔常常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思考着政治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但他心中的正义之火从未熄灭,他在等待着新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亨利八世即位后,莫尔看到了新的希望,他毅然重返政界。1510年,莫尔担任伦敦司法长官。上任不久,他就遇到了一起棘手的案件。一个贫苦的年轻人被指控偷窃,证据看似确凿,但莫尔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疑点。他不辞辛劳,亲自走访证人,重新审查每一个细节。

 在法庭上,莫尔义正言辞地指出:“我们不能仅凭这些模糊不清的证据就给一个人定罪,这是对公正的严重亵渎。这个年轻人是被冤枉的,我们必须还他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