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史我有钱我有颜

第91章 海疆雄魂郑成功

091 海疆雄魂郑成功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山河破碎,世道一片衰败之象。

 自幼,郑成功就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对兵书战策痴迷不已,常常在昏暗的烛光下研读至深夜。母亲田川氏温柔而坚毅,岳飞精忠报国、卫青抗击匈奴的故事,被她一遍又一遍地讲给郑成功听,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种下了家国担当的种子。

 而身为大海商的父亲郑芝龙,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将果敢与决断的性格融入了郑成功的血液。

 顺治三年,清军南下,铁蹄所至,山河变色。郑芝龙在清廷的威逼利诱下,内心开始动摇,渐渐起了降清的念头。

 郑成功听闻这个消息,心急如焚,快马加鞭赶回府中。他“扑通”一声跪在郑芝龙面前,眼眶泛红,声音中满是恳切与焦急:“父亲,我大明虽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但民心仍在,将士们仍在拼死抵抗,此时投降,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又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郑芝龙眉头紧锁,长叹一声,满脸无奈:“儿啊,明朝气数已尽,清军势不可挡,为父是为了保全家族,你莫要意气用事。”

 郑成功猛地站起身,眼中含泪,拔剑斩断袍袖,声泪俱下:“父亲既然心意已决,从此我与您恩断义绝,我定要扛起抗清大旗,恢复大明江山!”言罢,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孤独却无比坚定。

 离开家后,郑成功来到南澳。此地海风呼啸,海浪凶狠地拍打着礁石,似乎在诉说着山河破碎的悲愤。他站在海边高崖上,衣衫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振臂高呼:“我郑成功今日募兵,愿与诸位仁人志士,共举抗清大旗,为大明尊严、百姓安宁而战!”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在海面上回荡,激昂有力。

 各地仁人志士听闻,纷纷慕名而来。其中有个叫阿福的渔民,身形矫健,浑身透着一股质朴的英气,他水性极佳,对这片海域了如指掌。

 阿福听闻郑成功招募抗清义士,便带着几个同乡,划着小船,星夜兼程赶来。见到郑成功,阿福扑通一声跪下,眼中满是崇敬与坚定:“郑将军,我等虽是粗人,但也知道不能让清兵践踏我们的家园,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郑成功连忙双手扶起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兄弟,有你们相助,抗清大业必能成功!往后咱们一起,把清兵赶出中原!”

 阿福激动得满脸通红:“全听将军号令!”

 顺治七年,郑成功攻打潮州,本以为胜券在握,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战事陷入胶着,最终无奈失利。但郑成功没有丝毫气馁,他深知,要想持续抗清,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厦门和金门。为了顺利拿下这两座岛屿,他乔装打扮成普通商人,带着几个亲信,混入厦门城打探消息。

 城中清军戒备森严,巡逻的士兵来回穿梭。郑成功等人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街巷中,巧妙地避开清军耳目。他们走进一家茶馆,郑成功一边喝茶,一边和茶博士闲聊:“小哥,这城里最近可太平?”

 茶博士左右看看,小声说:“唉,表面太平,实则那清军将领整日花天酒地,疏于防务,苦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喽。”郑成功与亲信对视一眼,心中有了底。

 从茶馆出来后,郑成功等人又来到码头,看到清军的布防情况。一个亲信担忧地说:“将军,这码头守卫森严,我们要拿下怕是不易。”

 郑成功沉思片刻,说:“无妨,他们虽戒备森严,但只要找到弱点,便可一击即破。”

 回到营地后,他立刻召集将领,摊开地图,指着厦门城说:“如今清军懈怠,正是我们的机会。咱们如此这般……先派小队引开码头守军的注意力,主力部队则从侧翼突袭城门。”将领们纷纷点头,摩拳擦掌。

 深夜,万籁俱寂,郑成功率领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靠近厦门城。他骑着一匹矫健的黑马,手持长剑,低声下令:“听我号令,冲!”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迅速突破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