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玄烨的帝王之路(第2页)
鳌拜刚踏入宫殿,那些平日里与玄烨一同练习的少年们便一拥而上,将他死死制服。
鳌拜挣扎着怒吼:“你这小皇帝,竟敢算计我!”
玄烨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大声宣布鳌拜罪行:“鳌拜,你结党营私,专权跋扈,滥用职权,今日便是你的末日!你可知罪?”
鳌拜仍不服气:“我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你怎能如此对我?”
玄烨厉声道:“你的战功朕从未否认,但你肆意妄为,祸乱朝纲,伤害百姓,朕绝不容你!”
铲除鳌拜后,玄烨开始亲政。他深知国家根基在于百姓,于是大力推行改革,减轻百姓赋税负担,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他常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
有一次,玄烨扮作普通书生,带着几个侍卫来到一个偏远村庄。只见村里房屋破旧,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生活困苦。
一位老者跪在他面前哭诉:“公子,这连年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官府还催缴赋税,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
玄烨心中一阵刺痛,赶忙扶起老者,温声说道:“老人家,莫要担心,我定会想办法帮助大家。官府为何如此不通情理?”
老者无奈地说:“上头的命令,下面的人只管执行,哪管我们百姓死活。”
同行的侍卫忍不住低声提醒:“皇上,您身份尊贵……”
玄烨瞪了侍卫一眼,示意他闭嘴,转头对老者说:“老人家放心,我回去后定会向上面反映,为你们做主。”
回到宫中,玄烨立刻召集大臣商议,下令拨出大量粮食和钱财赈灾,并派遣官员前往灾区指导百姓抗旱救灾,严查贪污腐败的官员。他严厉地对大臣们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若让我发现有官员贪污赈灾钱粮,定严惩不贷!”
在军事方面,玄烨同样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当时,南方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拥兵自重,对朝廷构成巨大威胁。玄烨果断决定撤藩,这一决策引发三藩之乱。
战争初期,清军因准备不足,屡屡受挫。玄烨心急如焚,日夜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继续进攻。
“皇上,三藩势力强大,这场战争怕是难以取胜啊,不如暂时妥协,先稳住局面。”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建议。
玄烨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沉声道:“三藩不除,国家永无宁日。朕身为一国之君,岂会惧怕困难?若此时妥协,日后三藩必成大患。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平定叛乱!”
为鼓舞士气,玄烨亲自前往军营犒赏士兵,他骑着高头大马,在军营中巡视,大声说道:“将士们,此战关乎国家安危,朕与你们同在!你们保家卫国,朕必不负你们!”
士兵们深受鼓舞,高呼:“愿为皇上效死!”
在玄烨的坚定领导下,清军历经七年苦战,最终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在解决三藩问题后,台湾的局势也让玄烨牵挂不已。彼时,台湾被郑氏政权占据,虽偏居一隅,却如鲠在喉。
玄烨深知台湾地理位置重要,关乎东南沿海的稳定与国家领土完整。他召来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养心殿内,玄烨目光炯炯地看着施琅,问道:“施爱卿,依你之见,收复台湾,把握几何?”
施琅跪地叩首后,自信满满地回答:“皇上,臣愿立下军令状,只要朝廷全力支持,臣定能收复台湾。如今我大清水师经过整顿,实力大增,郑氏内部却矛盾重重,此乃天赐良机。”
玄烨微微点头,又问:“那收复之后,该如何治理,才能让台湾长治久安?”
施琅思索片刻后说:“台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收复后可设府县,派驻官员,推行教化,让百姓知礼义,守国法。同时,鼓励大陆百姓前往垦荒,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