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深度交谈(第2页)
载沣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太后,如今大清已亡,虽处境艰难咱们还能有什么办法?我每日在府中,满心都是愧疚,觉得对不起祖宗。”
隆裕太后眼中泛起泪光:“我又何尝不是呢?可日子还得过下去。如今民国虽已建立,但咱们皇室的处境依旧艰难。前几日,我听闻有些民国官员对咱们皇室的资产虎视眈眈。”
我挺直身子声音稚嫩,神色却郑重地看向载沣却开口严肃的说道:“皇叔,如今我们身处变局,皇室的未来岌岌可危。前几日我与皇额娘仔细商讨,有了一些想法,还望皇叔不吝赐教。”
载沣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皇上但说无妨。”
自退位后,历经诸多思索,方觉往昔稚嫩。退位虽是巨变,却也让朕真正成长、独立。曾经身处高位,诸多事务被人安排,朕虽有威严,却少了历练。如今经历这般挫折,朕深知责任重大,也学会了谨慎行事、仔细思量。
如今我知道我已经退位了,不再是大清朝的皇帝,只是这紫禁城后宫的小皇帝。虽然退位时皇额娘与袁世凯谈定了退位优待条件,但并不能保证整个皇室依然安然无忧。世上的事时移世宜千变万化,谁都不能保证。民国政府虽有退位条件,但局势多变,需设法巩固。与民国政府频繁沟通,以和平姿态,通过外交途径或谈判,争取将优待条款以更具法律效力的形式确定,防止日后随意更改。我们也应当为以后早做打算,以防万一。虽说咱们想着去巩固优待条件,可民国政府那边心思难猜。万一他们内部有人想拿咱们立威,或者为了某些利益随意撕毁协定,咱们该如何是好?每次谈判,咱们都处于弱势,朕真怕一个不小心,就失去现有的这点安稳。我看摄政王只是安静的听着我说。并没有反驳。
我接着说道:“首先是资产管理。我们坐拥诸多产业,却一直缺乏有效梳理,朕认为当务之急是梳理咱们的资产。需尽快组织人手,清查宫内宫外,以及皇庄的资产更何况还有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沈阳皇宫。应当明确收支,合理规划,才能保障皇室的经济根基。”详细掌握这些,既能保障咱们当下生活,也为日后谋划提供根基。不能过于依赖《退位优待条件》所承诺的450万两银元。
皇太后也说道:是呀!咱们那些资产,是皇室最后的依仗了。”隆裕太后沉思片刻说:“我想着,咱们得想个法子,既能保住资产,又不引起民国政府的猜忌的主意?”
载沣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此计可行,但清查资产务必谨慎,那些产业经手之人众多,盘根错节,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混乱。”
我点头应道:“皇叔所言极是,我打算请您挑选对皇室忠心耿耿的旧臣和可靠太监,分组清查数量价值几何?令他们相互监督,此外由皇叔您监督操劳,并向洋人银行聘请资深的审计会计统计。一定要做到账目清晰。”我很清楚在历史上,宫廷内官郑孝旭勾结宫中太监,宫女贩卖皇家资产,宫廷的珠宝文物大量是在这个时期被偷运出宫的。所以对于这些珠宝文物而是自己来贩卖。一定要把大量的文物宝贝现在就以高价卖给各地的富商和外国人,高价卖了换金条存在瑞士银行。思虑如此,便和摄政王与隆裕皇太后说道:这宫中与皇家园林及行宫所藏的资产,多数都是金银玉器,珠宝,文物,字画。且这些大多都是历代所进贡品。只能由摄政王及大臣估值其价值几何?看如今情形天下民主共和乃是大势所向。虽然还有大批忠于我大清的臣民,就算以后大清有可能恢复,那也是说不准的事儿。但也要为此早做准备。抓住机遇。这些东西虽是名贵之物,但大多都是死物件儿。应该在清理资产后,由我和皇额娘的名义在洋人的银行,特别是在瑞士银行开一个私人账户。将这些名贵金银珠宝文物变卖掉,现在就以高价卖给各地的富商和外国人,换成黄金存进瑞士银行以做保证。且瑞士银行向来在欧洲都是中立国家,不受其他国家战争所威胁。这个银行不会轻易破产。之后皇族子弟谁有困难,也能够接济接济。若真有那么一天能够恢复大清统治,也是强有力的财政保证。如此行事,朕相信列祖列宗也不会怪罪朕,反而列祖列宗会支持朕的这种行为。隆裕皇太后与摄政王深思熟虑后都点头表示可以,表示可以进行,但都要在私下里进行。且皇室人员不能出面,要让外人觉得是宫内太监私自运出贩卖宫中财物。我说那就和宫廷造办处的首领官员合作,看谁合适?最重要的是要忠于我皇室。这个人选就要由皇额娘和摄政王来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