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关心(第2页)


 溥杰身子微微前倾,认真回应:“阿玛,我和皇帝相处融洽。每日下课后,我们常一起探讨学业,分享读书心得。”载沣眉头舒展,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溥杰见状,继续说道:“皇帝对待学业极为勤勉,每日天未亮便起床诵读典籍,哪怕身体不适,也从不松懈。


 上次讲论《资治通鉴》,皇上对历代兴衰的见解鞭辟入里,连陈师傅都称赞不已。”说着,溥杰从怀中掏出皇帝赠予的一枚玉佩,递到载沣面前,“这是前几日,皇帝念我陪他研习功课,特意赏赐给我的。”


 载沣接过玉佩,摩挲着温润的玉身,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情:“如此甚好。往后,你更要尽心尽力陪伴皇帝,一同进步。遇到任何事,都要及时回府告知。”说罢,他将玉佩交还溥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期许。


 福晋在一旁听着,双手交叠放在膝头,脸上挂着温柔笑意:“是啊,杰儿,你阿玛说得在理,和皇帝相处,一定要用心。”


 妹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凑过来:“哥哥,皇帝长什么样,是不是和阿玛一样威风?”一家人的互动,让正堂里的气氛愈发温暖、融洽。


 载沣听闻溥杰的讲述,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欣慰。载沣微微仰头,思绪仿佛飘远,脑海里浮现出皇帝和溥杰一起读书探讨的画面。


 从前身为摄政王,更是两个孩子的阿玛,看到他们如此努力上进、彼此扶持,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涌上心头。


 载沣再度看向溥杰,眼神里满是温情与期许,伸手轻轻揉了揉溥杰的头顶,就像小时候一样。“杰儿,你和皇帝能相互陪伴、共同进步,阿玛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你们都是阿玛的骄傲,只要一直保持这份情谊,互相帮衬,未来定能撑起皇室的一片天。”


 福晋似乎看穿了载沣的心思,笑着接过话茬:“可不是嘛,咱们的孩子都这么争气,往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载沣微微点头,目光柔和地在福晋和孩子们身上一一扫过,内心感慨万千。


 这时,妹妹又蹦出一句:“我也要像哥哥和皇帝一样,好好学习,变得超厉害!”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载沣一把将妹妹抱在怀里,亲了亲她的额头:“好,咱们家的小宝贝肯定也能行!”


 正堂中,欢声笑语不断,暖黄的烛光将一家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勾勒出一幅无比温馨的画面 。


 载沣脸上笑意未散,思绪却悄然飘回到不久前与皇帝的那次单独奏对。那天,宫殿内烛火摇曳,皇帝身姿笔直,目光中透着远超同龄人的坚毅与热忱,侃侃而谈对时局的见解,言语间满是振兴皇室、革新朝政的决心。


 回想起皇帝条理分明的分析,载沣心中的震撼与欣慰愈发浓烈。载沣紧攥的双手不自觉松开,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暗忖道:这孩子,不仅勤奋好学,更心怀天下,着实难得。


 载沣目光望向远方,仿若看见皇室复兴的希望。身为摄政王,更是皇帝的生父,自己怎能意志消沉?必须为孩子铺就前行的道路,在关键之事上,毫无保留地支持皇帝。


 “阿玛,您在想什么呢?”溥杰的声音将载沣拉回现实。载沣回过神,看着眼前一双儿女纯真的脸庞,嘴角再度扬起笑意,伸手轻轻拍了拍溥杰的肩头:“没什么,想到皇帝和你们,阿玛就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福晋走上前,温柔地挽住载沣的胳膊,轻声说道:“瞧你,又在谋划大事了。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载沣微微点头,将妹妹抱得更紧,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再次在正堂中回荡,暖黄的烛火,映衬着此刻的和乐融融 。


 溥杰眼睛发亮,兴致勃勃地从箱子里取出一幅幅画,动作轻缓地展开。


 画卷上,紫禁城的巍峨宫阙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太和殿前的汉白玉台阶晶莹剔透,往来的太监、宫女们服饰鲜明,神态各异。有的手捧托盘,步伐匆匆;有的垂手侍立,神色恭谨。


 “阿玛、额娘,这画描绘的是儿子经过皇宫各处看到的场景。”溥杰手指画卷,讲解道,“那天阳光正好,光线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五彩光芒,壮观极了。”


 载沣和福晋微微前倾身子,目光专注地审视着画作,不时点头称赞。妹妹则踮起脚尖,努力凑近画卷,小手指着画面里一个捧着宫灯的小宫女,好奇地问:“哥哥,这个小姐姐在做什么呀?”


 溥杰笑着刮了刮妹妹的鼻子,耐心解释:“她正要去给宫殿里更换宫灯呢。”说完,溥杰又从箱子里拿出一幅画。


 这次画的是御花园,假山怪石嶙峋,古树枝繁叶茂,小径旁的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池塘里,金鱼在水草间穿梭,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这幅画是我在御花园写生时创作的。”溥杰介绍道,“午后,我常去御花园散步,那里的景色美不胜收,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


 福晋抬手轻轻抚摸着画卷,眼中满是骄傲:“杰儿,你的画技愈发精湛了,将御花园的景致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身临其境一般。”


 溥杰听后,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又取出最后一幅画。画面中,他和皇帝并肩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研习功课,一旁的烛台上,烛光摇曳。“


 这画记录了我和皇帝一起读书的场景。”溥杰说道,“我们常常互相切磋,探讨学问,度过了许多充实的日子。”


 载沣凝视着画作,欣慰地笑了:“杰儿,这些画不仅是你宫廷生活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回忆。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份热忱,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细细欣赏着画作,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正堂之中。


 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在正堂里回荡许久,福晋瞧了瞧窗外渐深的夜色,又心疼地看了看溥杰,开口吩咐道:“来人,快带杰儿下去,好好洗漱一番。


 这奔波了一天,又在宫里忙了许久,定是又累又饿。”说罢,转头看向一旁候着的管家,急切问道:“晚膳可都准备好了?”


 管家上前一步,恭敬回道:“福晋放心,晚膳早已备好,就等王爷、福晋和小世子格格入席。”


 载沣微微点头,看向溥杰,目光里满是慈爱:“去吧,杰儿,洗漱后好好吃顿热乎饭。”


 溥杰乖巧应下,正要随下人离去,妹妹却紧拉着他的手,不愿松开,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不舍:“阿兄,我陪你一起去。”


 福晋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妹妹就别去啦,让阿兄先洗漱。等阿兄出来,咱们一起用晚膳。”妹妹这才松开手,恋恋不舍地看着溥杰离去。


 溥杰随着下人走出正堂,回头望去,只见烛火映照下,阿玛和额娘正温柔地看着自己,妹妹也踮着脚向他挥手。这一幕深深印在溥杰心里,驱散了他在宫里数月的疲惫与思乡之苦。


 不多时,溥杰洗漱完毕,一身月白长衫,发梢还挂着几缕水汽,整个人显得格外清爽。溥杰沿着抄手游廊快步走向正堂,刚到门口,便听到妹妹清脆的笑声。


 “阿兄,你可算来啦!”妹妹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到溥杰身边,亲昵地拉住他的胳膊。


 载沣和福晋也从堂内走出,福晋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上下打量着溥杰,满意地点点头:“瞧咱们杰儿,精神多了。”


 一家人在仆人的簇拥下,朝着饭厅走去。雕花檐角下的宫灯次第亮起,柔和的灯光洒在庭院里,将众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抄手游廊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花鸟鱼虫,在光影的映衬下栩栩如生。微风拂过,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和着众人的脚步声,宛如一首舒缓的乐章。


 来到饭厅,远远便见着紫檀木八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的酥皮鸭子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翡翠般的清炒时蔬,鲜嫩欲滴;还有那精致的点心,小巧玲珑,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