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妥协(第2页)
说罢,醇亲王福晋将身侧的茶盏往载沣面前推了推,让茶香漫溢开来,语调愈发轻柔:“王爷不妨细细讲讲,咱们夫妻二人一同参详,说不定还能想出更好的法子。”
此时的醇亲王福晋,眉眼间褪去方才的低落,取而代之的是干练与笃定,暖黄的灯光勾勒出她认真的轮廓,尽显夫妻间相互扶持的默契。
载沣听闻福晋这番话,心中一暖,顺势握紧福晋的手,眼中满是兴味与思索。“福晋,此番南下,本算是大开眼界。上海码头人潮如织,往来货船数不胜数,洋行、商号鳞次栉比,街头巷尾一片繁忙。”
载沣微微前倾,声音不自觉提高,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本结识了几位创办实业的商贾,他们开办的工厂,机器日夜轰鸣,生产的布匹、火柴等物,销往大江南北,利润十分可观。”
欲要将此行的所有收获,与过程讲给福晋,难掩载沣的兴奋之色。
载沣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道:“其中有位姓周的老板,三年前不过是个小作坊主,自建起纺纱厂后,短短时间,资产翻了数倍,不仅购置了豪宅,还送子女留洋深造。
本王实地考察过他们的工厂,分工明确,管理有序,靠着机器生产,效率比咱们传统工坊高了数十倍。
咱们若能借鉴一二,在京城周边开办类似工厂,不愁没有出路。”
说着,载沣从卧室旁边的箱柜中,取出相关的资料摊在桌上,“是本王从上海收集的相关实业资料,其中便是上海大名鼎鼎的荣氏兄弟,产业发展规模。”
载沣指尖轻叩桌面,目光笃定地凝视着福晋,神情中透着成竹在胸的自信:“福晋,此次南下,本王处处留意,对南方的局势和营商环境已了然于心。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资本发展,不仅出台优惠政策,还主动牵线搭桥,为商贾们提供便利。”
载沣倾身向前,拿起海报纸及资料指给福晋看,话语中满是恳切:“咱们王府投身实业,前期一两年,确实需要缩减开支,将银钱用在刀刃上。但只要熬过这段时日,工厂顺利投产运营,盈利便指日可待。届时,利润源源不断,王府的银库很快就能充盈起来。”
载沣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语调愈发激昂:“往后,咱们王府便能一直维持如今的日子排场,甚至更胜往昔。添置物件无需精打细算,筹备家宴也可随心所欲,孩子们的前程也能有更坚实的保障。福晋,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咱们携手抓住它,定能为王府谋得长久的繁荣。”
载沣微微叹气,声音不自觉放沉,打破屋内短暂的寂静:“福晋,你在王府操持多年,对府中各项开支了如指掌。以往大清尚在,王府诸多排场与开销,那是皇家体统所需。可如今时过境迁,大清已不复存在,不少开支实则毫无必要。”
载沣抬手轻轻揉了揉眉心,神色凝重,继续说道:“就拿每月节庆的大摆筵席来说,每次耗费的银钱不计其数,且多数菜品吃不完便被倒掉。还有府中奴仆的数量,远超实际所需,白白消耗粮饷。这些开销,如今只会加重王府的负担。”
载沣起身走到福晋身旁,目光柔和地看着她,双手握住她的手:“咱们若想顺利创办实业,前期筹备资金必不可少。削减这些无用开支,不仅能节省银钱,助力实业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是为王府的未来着想。待实业盈利,咱们再恢复些体面的生活,也为时不晚。福晋,你向来聪慧,深明大义,定能理解本王的苦心。 ”
载沣双手紧握着福晋的手,目光满含忧虑与期许,声音不自觉地微微发颤:“福晋,咱们的溥杰和女儿如今尚在年幼,天真无邪。可时光飞逝,眨眼间他们就会长大成人。”
载沣微微顿了顿,喉结滚动,“往后,溥杰要进学求功名、谋事业,女儿也需准备丰厚的嫁妆,觅得一门好亲事。每一步,都离不开银钱支撑。”
载沣缓缓走到窗前,望着庭院里朦胧的月色,思绪万千:“咱们若不趁现在早做打算,等儿女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拿不出钱,又该如何是好?削减眼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投身实业,看似艰难,却是为他们铺就一条光明大道。”
转身回到福晋身边,载沣低下头,与福晋平视,目光中满是恳切:“福晋,咱们做父母的,谁不盼着儿女一生顺遂。为了孩子们的将来,咱们辛苦这一阵又何妨?”
载沣伫立在福晋面前,目光紧紧锁住她的双眼,双手仍轻轻握着福晋的手,掌心的温度源源不断传递过去。“福晋,”载沣的声音低沉而笃定,“你静下心,仔细想想,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