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罢免袁世凯。(第3页)


 洋人的大使馆不会保护我。袁克文说如果出国不行,那么就只有回天津。


 爹,您在天津经营多年?故人朋友很多。万不得已还可以去天津租界避难。


 袁世凯又问道,现在有人来拜访过吗?袁克定只说现在了人情冷暖没有人会上门的。不说一会儿。


 袁世凯的智囊幕僚行色匆匆就进了书房。向袁世凯建议道,大人事情紧急,当务之急先去天津避一避。


 向两个儿子问道,你们都这么想吗?异口同声道去天津。好,立即准备好。


 隆裕太后支持载沣对于袁世凯的行动,甚至传出光绪遗诏“必杀袁世凯”的说法(存争议)。


 遭张之洞劝阻后,载沣以“足疾”为由罢免袁世凯,开缺回原籍。虽然先行罢免,却事后准备下杀手清算袁世凯。


 庆亲王奕匡通风报信(袁世凯盟友)密告载沣的诛杀计划。


 袁世凯得到密信后,当即吩咐袁克定袁克文,你们去通知你们额娘及家眷收拾好金银细软,另外吩咐管家,除了留几个门房,其余下人都收拾好东西,分批陆续下天津与我们会合。


 转头又吩咐幕僚把书房的所有来往信件情报资料,全部收集,该焚毁的焚毁,该带走的带走。


 收拾好之后马上出京,袁世凯连夜化装成商人,携家眷先乘火车逃往天津租界,入住与英方关系密切的利顺德饭店。


 饭店经理是个外国洋人,在大堂看见袁世凯后热情的向前打招呼,袁世凯先生很高兴您又来到我们的饭店,欢迎我们的客人。


 袁世凯正携带家眷带着大量行李进入饭店。袁世凯停下与饭店经理寒暄,并提出了住宿要求,位置要特别的清净,还要了能够联络北京的专线电话。


 袁世凯等人到达天津租界安顿好后,袁世凯称“足疾难行”,躲在居所一律不见外人。


 同时联络北洋将领段祺瑞等设法让清廷对杀他有所顾忌。段祺瑞以“南苑兵变”为由,调动北洋军在北京城外放炮示威以军事威慑朝廷,暗示若杀袁将引发兵变。


 同时化装私下前往天津英租界寻找英国公使庇护。英国公使朱尔典介入斡旋,向清廷施压保袁性命。


 摄政王载沣在得知袁世凯趁夜离开北京。知道又是杀不成袁世凯了。


 而后又陆续受到北洋军事威胁和英国公使前来施压。只能放弃杀袁计划。


 正式下旨以“崴了脚”为由。让小德张捧着圣旨到京城袁世凯府邸装模作样的宣达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夙承先朝屡加擢用,朕御极后复予懋赏。正以其才可用,俾效驰驱,不意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体恤。”


 - 袁世凯在天津暂避风头后,经多方斡旋,军机大臣张之洞在朝堂力保袁世凯确保摄政王等亲贵大臣不再下后手。


 袁世凯在得知消息后于1909年1月返回北京接受处分,随后携家眷迁居河南安阳。


 袁世凯居住期间收买监视官员袁得亮,获取清廷动向,甚至代拟汇报文书。


 - 袁世凯虽暂时失势,但北洋势力未受重创,为其日后东山再起埋下伏笔。


 - 载沣未能有效削弱汉族官僚势力,反而加剧了清廷内部的分裂,加速了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