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探寻实业(第2页)


 郑孝胥心中忐忑,反复思量,觉得摄政王亲自下帖邀请,肯定不是小事,但又觉得自己不过是个赋闲在家的前清官员,应该不会有什么祸事。犹豫再三,他还是回复来人:“烦请转告王爷,明日一早,臣便前往摄政王府拜会。”


 第二日清晨,郑孝胥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衣冠,怀着不安的心情前往摄政王府。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越发紧张。到了王府门口,通报之后,便有下人引他入内。郑孝胥深吸一口气,迈着略显僵硬的步伐走进王府,朝着载沣所在的书房走去,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 ,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交谈。


 郑孝胥在管家的引领下,心跳如鼓,踏入摄政王府那透着威严的书房。一见到载沣,他立刻恭敬地大礼参拜:“臣郑孝胥,见过摄政王殿下。”


 载沣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抬手虚扶:“免礼,郑大人请坐。”待郑孝胥拘谨地落座后,载沣扬声吩咐下人:“去,把那上好的龙井沏来。”


 不一会儿,茶香袅袅,下人将热气腾腾的茶水摆放在两人面前。载沣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开口说道:“郑大人,许久未见,近来可好?如今生活可还顺遂?”


 郑孝胥连忙欠身回应:“托王爷的福,一切安好。如今微臣赋闲在家,今日得王爷召见,但能为皇室效力,臣深感荣幸。臣每日也就是整理整理物件,在家悠闲度日,指个人听听小曲儿,看些从前没读透的书,日子过得倒也充实。王爷您呢,近来府中事务可还忙得过来?”


 载沣微微颔首,轻叹一声:“不过是些寻常琐事,不足为道。”话锋一转,神色间满是关切,“听闻郑大人曾与张謇共事,本王对他很是好奇,不知郑大人能否与我讲讲张謇的事迹?”


 郑孝胥闻言,放下茶杯,神色间流露出几分思索,缓缓开口:“回王爷的话,说起张謇,臣与之共事过些时日,对他倒是有一番了解。”


 “论为人,张謇可谓是光明磊落,心怀家国。他出身科举,却不拘泥于传统仕途。在官场时,便一心为百姓谋福祉,所到之处,尽力推行善政,关心民生疾苦,口碑极佳。平日里与人交往,真诚相待,结交各方有志之士,毫无架子。”


 “至于能力,那更是出众。他的学识渊博自不必说,一手好文章在士林之中备受推崇。尤其令人钦佩的是他的实业才能,创办大生纱厂,从选址、建厂到招募工人、开拓销路,事事亲力亲为,克服诸多艰难险阻,硬是将纱厂办得风生水起,还以此为基础,发展起一系列关联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在推动君主立宪这件事上,他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见识和组织能力,四处奔走,联合各方力量,为立宪事业尽心尽力,虽最终未能如愿,但其努力和付出,在当时的政坛影响深远 。可以说,张謇无论在哪方面,都是难得的人才,是个不可多得的豪杰。”


 载沣静静听完郑孝胥这番详述,眼中满是赞许与惊叹。他微微颔首,轻轻抚着下巴,心中暗忖:这张謇竟有如此非凡的见识与能力,着实令人钦佩。


 他端起茶杯,却未急着饮下,而是凝视着杯中的袅袅热气,思绪飘远。回想起如今这动荡时局,传统生计模式已难以为继,若想重振家业,拓展新的出路,投资实业或许是个绝佳选择。而眼前这张謇,在实业领域这般出色,无疑是最佳的合作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