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探寻实业2
载沣用完饭后,吩咐管家送郑孝胥出府,随后独自回到书房。他坐在书桌前,目光落在管家搜罗来的一堆报纸上,伸手拿起几份,仔细翻阅起来,尤其关注有关政府经济政策的内容。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 鼓励实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实业的章程、则例,如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对新办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奖励,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 改革税收:减轻了一些工商业的税收负担,简化了税收手续,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活跃。
- 保护私有财产:明确规定保护私有财产,保障了资本家的财产安全,增强了他们投资和经营实业的信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
袁世凯领导北洋政府后的相关举动
- 延续部分经济政策:袁世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实业发展的政策,如继续推行一些奖励实业的措施,对一些大型实业项目给予支持,这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势头。
- 推动金融改革:开展了一些金融方面的改革举措,试图整顿金融秩序,建立近代金融体系。例如,推动币制改革,统一货币,有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活动的开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
- 与列强经济合作:为了获取列强支持,袁世凯政府在经济上与列强进行了一些合作,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外资和技术,但也使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
载沣坐在书房的书桌前,面前的报纸堆积如山,每一份都像是一扇通往新时代的窗,展示着当下中国风起云涌的经济变革。自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再到袁世凯主政北洋,鼓励实业发展的政策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
报纸上,各地新建工厂的消息令人目不暇接。在上海,这座中国最具活力的商业之都,仅去年一年就新增了数十家工厂。其中,纱厂尤为瞩目,像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原本就颇具规模,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又在上海开设了新厂,引进国外先进的纺织设备,产能大幅提升,产品畅销全国,甚至远销海外。面粉厂也不甘落后,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增设分厂,其生产的面粉以优质、高产着称,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