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查探与酒会(第3页)
另一边,侍卫赵霖先前往三友实业社纺织厂。他来到工厂附近,发现这里交通十分便利,紧邻河道,不时有货船停靠装卸货物。赵霖走进附近一家茶馆,点了壶茶,听着周围茶客谈论纺织厂的事情。
随后,他装作有意投资的商人,走近纺织厂,对门口的门房说道:“听闻贵厂生意兴隆,我对纺织业有些兴趣,能否进去向管事一二?并随手摸出两块递给门房。”管事见他态度诚恳,便带着他在工厂内转了一圈便领着他去向管事通报。赵霖仔细观察着纺织机的运转情况,询问工人的工作时长和薪资待遇,还留意到仓库里堆满了成品布匹,包装精致。侍卫赵霖也是同样,签订样品单子。拿回样品供王爷查看。
在查探完后纺织厂,侍卫赵霖前往振新纱厂。这次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短褂,脚蹬一双黑布鞋,一副精明的小商人模样。还没到纱厂,就听到机器运转的嗡嗡声。纱厂紧邻一条小河,河面上不时有运着棉花的小船穿梭。赵霖走进纱厂对面的一家杂货店,买了些零碎物件,和老板闲聊起来:“老板,这纱厂生意咋样?”老板一边打包一边说:“好着呢,这纱厂的纱又细又匀,销路可广了。”
赵霖来到纱厂,向管事表明自己是外地布商,想看看纱厂的纱线质量。管事热情地带着他参观。一进车间,密密麻麻的纺纱机整齐排列,女工们专注地穿梭在机器间,检查纱线的情况,动作娴熟。赵霖伸手摸了摸正在生产的纱线,手感柔软顺滑,他还留意到车间里的采光极佳,照明设备也很齐全,保障了生产的高效。仓库里堆满了一卷卷的纱线,分类明确,堆放整齐,标签上详细记录着纱线的规格和批次。
两天后,二人先后回到酒店,等一起见到载沣便跪地行礼。张羽先开口汇报:“王爷,茂新面粉厂规模不小,厂房坚固,设备运转良好,原料供应充足,管理十分规范,周边运输也便利,看来效益不错可以了解。另外江南制造局规模宏大,厂房新且设备先进,工人干劲十足,原料供应充足,周边交通也十分便利,每日进出货物的车辆众多,但多为军工器械,并非民用,还望王爷切莫沾染此事。”
接着赵霖汇报:“王爷,三友实业社纺织厂依河而建,交通便利,内部管理有序,纺织工艺娴熟,成品质量上乘,仓库存货也不少。而振新纱厂依河而建,交通便利,内部设备先进,工人操作熟练,纱线质量上乘,仓库管理有序,生意看着很兴旺。”
此次我二人前去探查带回了部分样品。还请王爷查看。
摄政王载沣看着自己面前的部分样品,精细的白面,光滑,颜色鲜艳的布料。
载沣听完,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微微点头很是满意,对两人的细致探查表示赞赏。
载沣待两名侍卫退下后,踱步至书房。书房内,红木书架林立,古朴的书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他轻轻将侍卫汇报的记录摊开在案,又从一旁取出李秘书先前呈送的实业资料。
他缓缓坐下,手指轻轻划过纸面,目光在两份材料间来回游走。看到面粉厂部分,李秘书资料里着重记载了产量和市场份额,而侍卫汇报中厂房设施与管理细节详实,载沣提笔蘸墨,在资料旁批注:“厂房坚固,大门宽敞利运输,管理精细,地上无散落面粉,通风佳。”
翻至纱厂内容,李秘书的资料对纱线工艺和销售渠道有详细说明,侍卫则补充了实地所见设备与工人状况。载沣思考片刻,写下:“车间采光照明好,设备先进,女工操作娴熟,仓库纱线分类整齐,标签明晰。”
遇到两者重合的信息,载沣会微微点头,确认无误。碰到相异之处,他便反复斟酌,眉头时而轻皱,时而舒展,力求将信息完整准确地整合。随着笔尖在纸上摩挲,一本融合多方信息、内容详实的实业考察册子逐渐成型。
待册子完成,载沣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看着案头这本凝聚众人努力的成果,眼中满是期待,仿佛看到了这些实业未来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