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实业投资商议4(第2页)


 隆裕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神色忧虑:“如此一来,还是绕不开那些有风险的银行,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可若不这么做,又该如何是好?”


 凌霄便说道,如此看来,瑞士的中立银行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也不可全部资金存放于一家银行。


 凌霄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来,眼中透着坚定:“即便要通过其他银行间接联系,代理持有,也好过直接将资产置于危险之中。”


 “只要皇室谨慎行事,把控好每一个环节,可以事先通过银行先代理持有部分资金经过验证后再逐步增加存款资金,如此多加防范,想必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还请皇额娘和醇亲王仔细斟酌、妥善安排。”


 “皇额娘,醇亲王,既然那些银行都存在风险,朕倒是想到存瑞士银行。”


 凌霄挺直了腰杆,眼中闪烁着果决的光芒,斩钉截铁地说道。


 “皇额娘,醇亲王,凌霄坚定认真的说,将资产存入瑞士中立银行。虽说要借助其他银行联系瑞士银行存在风险,但分散存储本就是保障资产安全的良策。”


 凌霄提仪除去大部分资金存于中立的瑞士银行外,一部分资产还可以存入美国的花旗银行。


 “眼下看来,美国银行在资金流转和服务上确有便利之处。”


 “而且美国相对于西方的各国在面对中国事物时,相对中立,美国远离欧洲,与欧洲各国政策也有所不同”


 “并且朕从张之洞奏折上了解到,美国此时实行金本位制,美元价值稳定,奏折上面写着若在花旗银行取款时可以,将资金兑换成金银取出。”


 凌霄之所以推荐瑞士银行之外的美国花旗银行,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先是保持中立地位,花旗银行未受到战火波及,资金安全系数高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银行。


 凌霄更多是为未来考虑,1924年被赶出皇宫后,等到美国大萧条时期,利用花旗银行资金对美国进行抄底投资。


 隆裕太后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无奈,轻叹一口气说道:“你们二人分析得在理,这皇室资产干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既然如此,在变卖资产之后。醇亲王,就劳你亲自前往西方各国银行打探一番,可以着重打听一下瑞士银行以及美国花旗银行。”


 “等醇亲王将各银行的情况摸透,咱们再一同商议,最终决定存入哪家银行。”


 “再和选定的银行展开谈判。务必将如何保障钱财安全一事了解得清清楚楚,每一个条款、每一项细则都要仔细斟酌。”


 说罢,隆裕皇太后靠向椅背,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仿佛被这沉重的压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


 凌霄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皇额娘所言极是,醇亲王先去西方各国银行,先以试探各国银行对资产保存和利益保障的态度与措施为要。”


 “这不仅关系到皇室资产的安全,更关乎未来皇室的存续与发展,确实得慎之又慎。”


 说完,凌霄微微侧身,看向醇亲王载沣,眼神中满是信任与鼓励。


 载沣神色一凛,挺直腰杆,双手抱拳行礼道:“皇太后放心,本王定不辱使命。此后到西方各国银行进行打探,详细了解他们保障资产安全的方案、应对风险的策略,以及能给予咱们的利益承诺。”


 “先充分试探,绝不贸然决定,等摸清底细,再回来与太后和皇上商议。”


 说罢,醇亲王载沣微微抬头,目光坚定,透露出十足的决心。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而又热烈。整整一日,殿中三人就皇室未来布局展开了漫长而深入的探讨,案几上的茶盏空了又满,满了又空,精致的点心也早已没了热气。


 起初,谈及入股荣氏兄弟股份时,大家各抒己见。隆裕皇太后神色忧虑,担心投资打了水漂,毕竟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便血本无归;


 凌霄则着眼荣氏企业的发展潜力,认为这是皇室涉足新兴实业、积累财富的绝佳契机;


 醇亲王沉吟许久,表示深入考察过荣氏兄弟的经营能力与企业规划,这才敲定入股的细节。


 在清理皇庄确认地产环节,三人围绕着如何精准清查、防止资产流失争论不休。


 凌霄提出向洋行聘请得力人手,实地丈量、核对账目;


 醇亲王建议丈量土地核准地契时要对进行合作的民国政府官员一定打点;


 隆裕皇太后则强调务必安抚好庄中佃户,避免引发事端。


 选定地址建设工厂时,醇亲王详细分析了各地的交通、资源和人力优势;以及关注政策环境和地方治安;


 凌霄建议顺便清理皇庄,利用皇庄土地减少投资资本。


 隆裕皇太后则更在意工厂对皇室声誉的影响。一番权衡,总算圈定了几个备选地址。


 关于选定皇室代理人,三人慎之又慎。隆裕皇太后主张选拔有胆识、懂时务的年轻宗室;


 醇亲王听从凌霄建议从旧臣中挑选,看重其对皇室的忠诚度;最终选定了旧文臣官僚郑孝胥。


 至于运送宝物、贩卖及存放,这是最为关键也最为棘手的部分。


 三人反复推演运送路线,探讨伪装方式,商议贩卖渠道和时机,以及资产存放的最佳方案。


 经过无数次的假设与论证,终于有了基本可行的计划。


 当太阳升起许久的光晖透过窗棂洒在养心殿内,三人皆面色疲惫却难掩欣慰。诸事章程商议既定。


 隆裕皇太后缓缓开口,声音略带沙哑却满含期许:“今日所议,关乎皇室兴衰,务必稳步推进,不可有一丝差池。”


 凌霄和醇亲王赶忙起身,单膝跪地,郑重领命,深知前路漫漫,责任重于泰山。


 隆裕皇太后急切的说道,皇帝与醇亲王快快起来。如今章程商定,哀家心头总算是卸了一口气。


 凌霄起身后向前一步,神色凝重且带着几分决然,看向醇亲王说道。


 “醇亲王,如今诸事渐有眉目,还有一事刻不容缓,那便是整顿内宫。内务府管辖的太医院、御膳房,以及负责宫廷采买和维修的人员,长久以来弊病丛生。”


 “太医院关乎皇室成员的康健,却可能存在庸医误人、药材以次充好之事;御膳房掌管饮食,奢靡浪费、中饱私囊现象或许不少;宫廷采买与维修更是贪腐重灾区,采购物品价格虚高,维修工程偷工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