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安排1(第2页)
马佳绍英在心里默默盘算,一定要尽可能地配合皇太后与醇亲王行事。
只要能平安度过这次风波,往后哪怕再繁琐的差事,他都毫无怨言。
此刻,马佳绍英不断在心里回想自己近期经手的事务,想着哪里可能会出纰漏,又该如何补救。
太监总管李公公在前,迈着细碎而稳健的步子,引领着马佳绍英走进养心殿暖阁。
暖阁内烛火柔和,檀香萦绕,气氛庄重肃穆。
一踏入暖阁,李总管便侧身站定在隆裕皇太后身旁,微微欠身,双手规矩地握着拂尘,神色平静,尽显侍奉多年的老到与沉稳。
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见状,赶忙上前几步,在皇太后和皇帝的下首处站定,先是双手抬起,整理了一下朝服的领口与袖口,随后缓缓屈膝跪地,上身前倾,双手伏地,额头轻轻触碰到地面,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内务府总管的声音微微发颤,却努力保持清晰洪亮:“微臣马佳绍英,给皇太后请安,给皇上请安,愿皇太后凤体安康,皇上圣体万安。”
请安时,内务府总管始终垂着头,不敢直视上位者,后背微微弓起,身姿里满是恭顺与敬畏 ,暖阁内一时安静得只能听见他请安的余音缓缓消散 。
隆裕皇太后神色淡然,稳稳地坐在上榻之上,身姿挺直,仪态端庄。
隆裕皇太后的目光平静地落在跪地请安的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身上,眼眸中透着久经岁月沉淀的威严与洞察世事的锐利,让人无法轻易窥探隆裕皇太后内心的想法。
身旁的皇帝,凌霄(溥仪)见李总管以及内务府大臣进来便收敛心神,停止玩弄照相机,正襟危坐,神色认真,尽力展现出与身份相符的沉稳。
暖阁里一片寂静,唯有檀香的香气在空气中缓缓飘散。
过了片刻,隆裕皇太后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暖阁:“爱卿平身。”
隆裕皇太后的语调平和,带着上位者特有的从容,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形的分量,让人感受到皇权的至高无上 。
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听到“爱卿平身”四字,如获大赦,忙不迭地叩首,额头在地面轻碰几下,才缓缓起身。
“谢皇太后,谢皇上!”马佳绍英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既是惶恐,也是如释重负。
起身站稳后,马佳绍英微微躬身,恭敬地站在下首。
脊背挺得笔直,却又不敢过于张扬,双手放在在身两侧,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攥紧,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暖阁里的温度适中,可马佳绍英额角还是沁出了一层薄汗,细密的汗珠顺着额角缓缓滑落。
马佳绍英垂着眼帘,目光始终落在身前一尺远的地面,不敢随意打量四周,却又能清晰感受到皇太后和皇帝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仿若实质,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上。
马佳绍英呼吸放得极轻极缓,生怕发出一点多余声响,每一寸肌肉都紧绷着,全身心都沉浸在等待皇太后开口吩咐的煎熬里,仿佛时间都变得无比漫长 。
就在马佳绍英满心煎熬地等待着隆裕皇太后开口吩咐时,一阵沉稳而缓慢的脚步声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醇亲王载沣身着一身庄重的朝服,步伐不紧不慢,神态威严又不失恭谨地缓缓走近。
醇亲王载沣走到适当位置后,微微欠身,先后向皇太后和皇帝行了一礼,以目示意,举止间尽显皇族贵胄的风范。
隆裕皇太后微微颔首,目光从醇亲王载沣身上掠过,又扫了一眼仍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的马佳绍英。
隆裕皇太后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哀家今日召内务府总管前来,是有事要着内务府协助醇亲王处理。”
马佳绍英听闻皇太后此言,心脏猛地一缩,旋即忙不迭地双膝跪地,动作急切又带着几分慌乱,额头重重磕在地面,发出沉闷声响。
马佳绍英声音因激动与紧张微微发颤,却又极力说得掷地有声:“奴才谨遵皇太后吩咐!定当肝脑涂地,全力协助醇亲王办差,绝不敢有丝毫懈怠,若有差池,愿受严惩!”
说罢,马佳绍英仍维持着跪地叩首的姿势,大气都不敢出,只等皇太后与醇亲王的下一步指示 ,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隆裕皇太后端坐在凤榻之上,神色端庄却难掩几分疲惫。
隆裕皇太后轻轻抬手,理了理鬓边的发丝,而后看向眼前恭恭敬敬站着的内务府大臣,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