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安排2(第2页)


 “太医们医术精湛,却也会遇到棘手病症,西洋医术既然卓有成效,引入宫中,于情于理皆为妥当。”


 醇亲王载沣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接着说道:“宫中各位主子的安康至关重要,西洋医术或许能成为有力补充。”


 “本王定当全力协助,让此事顺利推行,为宫中众位主子的康健保驾护航。”说罢,醇亲王挺直脊背,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忠诚,静候着皇太后与皇帝的指示。


 隆裕太后微微颔首,向醇亲王投去肯定的目光,随后将视线转向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神色柔和却又不失威严,缓缓说道。


 “马佳绍英,此次支用的五十万两白银,已是内务府所能承受的极限。”


 “至于剩余资金的筹集,皇帝与哀家已经同醇亲王商议,决定重新清理皇庄、确定产权。这桩事务千头万绪,还需爱卿你全力配合。”


 隆裕皇太后稍作停顿,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许:“此外,如今局势不同以往,诸多事宜需与民国政府打交道。内务府与民国政府联系一事,也得劳烦爱卿多多费心,务必妥善处理,万不可出任何差错。”


 “此事关系重大,哀家与皇帝都盼着能顺利推进,爱卿可明白?”言罢,隆裕皇太后静静地注视着马佳绍英,等待他的答复。


 马佳绍英听闻皇太后所言,心中一凛,脸上却不动声色。


 马佳绍英微微垂首,暗自思忖,如今皇室势微,财政收入锐减,清理皇庄虽说艰难,倒确实是开辟财源的一条路子。


 一想到那些皇庄,马佳绍英心里就一阵无奈。


 皇庄里的烂账堆积如山,底下管事肆意妄为,贪污腐败之事屡见不鲜,甚至草菅人命。


 马佳绍英早就有所耳闻,却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皇太后提及,想必是下了决心整顿。


 马佳绍英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脸上堆满恭顺的笑意,朗声道:“皇太后圣明,奴才定当全力以赴。清理皇庄,重新确定产权,实乃当下之急。”


 “奴才定将竭尽全力,配合王爷,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至于联系民国政府,奴才也会万分谨慎,绝不辜负太后与皇上的信任。”


 嘴上说着,马佳绍英心里却暗暗发愁,知道这任务艰巨,可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隆裕太后听着马佳绍英这番恳切的回应,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情,轻轻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隆裕皇太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放下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柔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马佳绍英,你能如此尽心尽力,哀家很是欣慰。有爱卿全力配合,这清理皇庄之事,哀家与皇帝也能安心几分。”


 稍作停顿,隆裕皇太后目光坚定,看向马佳绍英,郑重说道。


 “此外,哀家还有一道人事任命要交给内务府去办。爱卿以内务府名义发出一道诏书,任命郑孝胥为内务府广储司郎中。”


 “郑孝胥此人,学识渊博,办事也有章法,哀家相信他能胜任此职,为内务府广储司带来新气象,爱卿务必将此事办好。”


 说完,隆裕皇太后靠向椅背,静静地看着马佳绍英,等待回应。


 马佳绍英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犹豫,随即扑通一声跪地,额头轻叩地面,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惶恐。


 “皇太后恕罪,奴才斗胆进言。郑孝胥虽是才学出众,可他毕竟是汉人呐。内务府自建立以来,从无任命汉人做官的先例。”


 “祖宗规制传承至今,贸然打破,奴才实在担心会引发诸多议论,动摇内务府根基,还望太后三思啊。”


 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双手伏地,大气都不敢出,心中暗自叫苦,生怕自己这番话触怒了皇太后。


 醇亲王载沣微微皱眉,向前走了一步,目光落在跪地的马佳绍英身上,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几分恳切。


 “起来说话吧,绍英。你所顾虑的,本王也明白,祖宗规制不可轻废,可如今时移世易,大清局势艰难,正是用人之际。”


 醇亲王载沣微微顿了顿,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踱步:“郑孝胥虽是汉人,却对大清皇室忠心耿耿。”


 “民国政府多次招揽,郑孝胥都断然拒绝,一心以大清遗老自居。此人学识渊博,精通时务,若能为我皇室所用,定能对内务府的事务大有裨益。”


 醇亲王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隆裕太后,眼中满是坚定:“皇太后,如今大清已不复往昔,再拘泥于旧例,恐怕难以应对这复杂的局势。”


 “为今之计,唯有广纳贤才,才能为皇室谋得一线生机。任用郑孝胥,并无不可啊。”


 说罢,醇亲王载沣又看向马佳绍英,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希望他能理解这番苦心 。


 醇亲王载沣的目光从马佳绍英身上移开,又缓缓扫视众人一圈,加重了语气继续道。


 “此次不过是任命郑孝胥为广储司郎中,所涉事务也多是些繁杂的物资调度与管理。”


 “况且,往后若有需与外界周旋之事,郑孝胥身为汉人,行事会更加便利,能以中间人身份替皇室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