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如懿传3(第3页)
我接过羽毛笔,心中百感交集。这支笔在现代再普通不过,但在这乾隆年间,却是稀罕物件。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皇帝认可了我的\"见识\"。
夜深人静,我辗转难眠,索性起身点上蜡烛,用那支羽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笔尖划过纸面的感觉比毛笔熟悉多了,让我一时恍惚,仿佛回到了现代。
\"小主还没睡?\"翠儿揉着眼睛进来。
\"这就睡。\"我放下笔,随口问道,\"翠儿,你觉得娴妃娘娘为人如何?\"
翠儿立刻清醒了几分:\"娴妃娘娘待人温和,从不苛责下人,后宫都说她是个善心人。\"
\"那她与皇上\"
\"皇上很敬重娴妃娘娘,虽不如对高贵妃那般宠爱,但每月总会去翊坤宫几次。\"翠儿压低声音,\"不过听说娴妃娘娘有时会独自在御花园发呆,有宫女听见她对着鸟儿说话呢。\"
这倒是个有趣的信息。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在成为皇后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次日清晨,我决定主动去拜访如懿。作为谢礼,我特意带上了自己用剩余材料制作的简易香囊——里面装的是驱虫的草药。
翊坤宫比我的小院宽敞许多,但陈设并不奢华,反而处处透着雅致。如懿在书房接见了我,桌上摊着一幅未完成的工笔画。
\"妹妹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画如何?\"
我凑近一看,是一幅花鸟图,笔法细腻,栩栩如生。\"娘娘画工了得,这雀儿仿佛要飞出来似的。\"
如懿轻笑:\"妹妹过奖了。昨日多亏妹妹机智,才没着了高贵妃的道。\"
\"若非娘娘相助,嫔妾怕是\"我摇摇头,取出香囊,\"这是嫔妾自制的驱虫香囊,虽不值钱,但夏日里带在身上可防蚊虫。\"
如懿接过,放在鼻尖轻嗅:\"气味清冽,闻着就舒心。妹妹有心了。\"
我们聊了一会儿书画,如懿突然问道:\"妹妹似乎读过不少书?昨日说的那些农桑之法,连许多男子都不知晓。\"
我心头一紧:\"只是兴趣使然。\"
如懿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却没追问。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有时候我真羡慕那些飞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突如其来的感慨让我惊讶。在我怔愣间,如懿已转过身,脸上恢复了平静的微笑:\"妹妹别见怪,一时胡言罢了。\"
\"不嫔妾明白。\"我犹豫了一下,\"其实嫔妾有时也会想,若生为男子,或许能游历四方,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如懿眼睛一亮:\"妹妹也有这等想法?\"她像是找到了知音,拉着我坐下,\"我自幼爱读游记,常幻想有朝一日能像徐霞客那样走遍名山大川\"
我们越聊越投机,从诗词歌赋到地理风情,如懿的见识远超我的想象。她不仅精通琴棋书画,对宫墙外的世界也充满好奇。这与历史上那个最终被废的悲剧皇后形象相去甚远。
\"娘娘为何对宫外之事如此了解?\"我忍不住问。
如懿的眼神黯了黯:\"入宫前,我曾随父亲去过不少地方。那些记忆格外珍贵。\"
我突然理解了为何历史上的如懿最终会精神崩溃。这样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被禁锢在深宫数十年,怎能不疯?
日落西山,我不得不告辞。如懿亲自送我出门,临别时轻声道:\"妹妹若得闲,常来坐坐。与你说话很舒心。\"
回到寝宫,我辗转反侧。历史上的如懿,在乾隆心中究竟占据什么位置?是政治联姻的工具,还是真心爱过的女子?而我现在所认识的这个聪慧灵动的如懿,又会在权力斗争中变成什么样子?
窗外月光如水,我摩挲着那支西洋羽毛笔,思绪万千。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我似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在这深宫之中,纯真的友谊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