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旧鞋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在无数次的指甲劈裂、韧带拉伤、踝关节骨折、软组织撕裂……之后,袁媛与掌中舞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和解。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一条真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真正识时务的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是识时务的。
 




    即使没有外翻的脚趾、厚茧的支撑也能跳完掌中舞,只要邵娘子将鞭子高高举起,袁媛的腿部肌肉就会本能寻找到最适合的发力方式,输出一段让人挑不出错的舞姿。
 




    除了难看以外,没别的毛病。
 




    “节奏都卡上了,动作也算到位,但为什么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呢?”邵娘子琢磨半天,啧啧称奇,“别家舞妓跳舞,飘逸轻盈,宛若天鹅。我家滚滚跳舞,呆板僵硬,彷如大鹅。我看她也别叫袁滚滚了,干脆改名叫袁大鹅,与赵飞燕前后呼应,说不得还能名垂千古——有个成语是东施效颦。当不了西施,还不许她当个东施青史留名了?”
 




    伤自尊了。
 




    没这么埋汰人的。
 




    袁媛咬一口菜饼,假装没听见。
 




    今儿的饼子格外好吃。
 




    因为有肉。
 




    为控制妓子的体重,也为了节省伙食费,怡红院的日常饮食是很少能见到荤腥的。今天之所以舍得在馅里放肉,主要是因为有一桩大喜事。
 




    邵娘子的风投马上就要取得丰厚的回报了!
 




    在怡红院装神弄鬼、“养望”数载的王公子赶在邵娘子把他判定为垃圾股之前,终于雄起了一把,成功引起了时任冀州牧的曹操的注意。
 




    邵娘子与有荣焉:“我就说,王公子是有真本事的人。先前州牧大人已派谋士来请过他一回,但王公子避而不见。他私下里偷偷告诉我,‘上赶着的不是好买卖’,太容易得到的都不会被珍惜。他自认才比晏婴,不是什么人都能请动他的。州牧大人需得展现他的诚意,通过他的考验,才能有幸得他出山相助。”
 




    这故事似乎有点耳熟。
 




    但刘备三顾茅庐应该发生在建安十二年与十三年的冬春之交,也就是两年后。现在的诸葛亮应该还躬耕于南阳,在隆中做他的布衣。
 




    王公子难不成是与诸葛亮想到一块儿去了?
 




    他就作吧!
 




    往前追溯一千多年,在渭水之滨钓鱼的姜太公才是愿者上钩的鼻祖。当时周文王数次拜访姜太公都未能见到真人,直到最后用诚意和决心打动了姜太公,才成功咬上了姜太公的直钩。
 




    谋士故弄玄虚考察未来主公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愿意配合的主公。
 




    不是所有上位者都有周文王和刘备的好脾气的。
 




    曹操就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人。
 




    当下在曹操府上任主簿的杨修,按照历史就会在十四年后死于聪明反被聪明误。
 




    造成他死亡的导火索其实是一件极小的事:曹操收到一盒酥饼,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后随手放在桌子上,恰好被杨修看到。杨修没有经过曹操同意,擅自招呼同僚把酥饼分食了,被曹操责问时还振振有词:“你在盒盖上写着‘一人一口酥’,我只是在遵照你的命令行事。”曹操当时装作不在意,没多久却借口杨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把他杀了。
 




    聪颖过人又如何?
 




    想用小聪明拿捏曹操?不存在的。
 




    曹操会教你做人。
 




    袁媛几乎已经肯定邵娘子的投资将血本无归,王公子得以善终的唯一希望寄托在被曹操派来的谋士身上。
 




    毕竟不是曹操亲自上门,如果那位谋士心地善良,把王公子当做神经病,不与他计较,那他还有一线生机。
 




    可惜,他运气不好。
 




    邵娘子告诉袁媛:“上次来拜访王公子的人是安国亭侯程昱。”
 




    袁媛:……行吧。
 




    这下,王公子面对的已经不是会不会死的问题,而是会怎么死的问题了。
 




    程昱是初平年间就投靠了曹操的谋士,在他接受曹操的辟召之前,曾拒绝了地方势力刘岱等人的邀请,表现出对于形势的精准判断力。但是,让程昱闻名后世的并不是他的慧眼识珠,而是记载在《魏晋世语》中的一则轶事。
 




    兴平元年,曹操与吕布相互攻伐,曹操的军队遭遇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几乎无法继续坚持。程昱为了帮助曹军解困,采取了极端措施,回自己的老家东阿县抢夺父老乡亲的粮食,甚至将一些邻里老乡做成人肉干,充作军粮,最后成功帮助曹操度过了难关,但也将“程昱”的名字刻在了“中国古代第一狠人”的排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