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创建学院的利弊(第2页)


  文人士子都有门生之说,更何况是战场厮杀,极重义气的武将呢?”子衿叹道,“王爷你想,若是统领成千上万的武将们,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教出来的,那这几人的威望将会达到何等境界?”

  不待许青开口,她继续道,“不仅是这些人本身,就连他们的家族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要是有一天,皇上老去,这些人亦或他们的子孙起了反意,振臂一呼……”

  “住口!”

  许青连忙打断,心脏砰砰跳个不停,总算明白为何朱元璋昨天在看到皇家学院后,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了。

  原来其中关节在这儿啊!

  徐达几人都是世袭国公,身份地位已是无比显赫,子孙都能继承。

  他们若是晋升学院老师,慢慢经营下去,不出五代,其家族在军中的威望恐怕就是后世的皇上,也要战战兢兢了。

  朱元璋是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要不然也会同意几人这么早卸职。

  自己虽大权在握,但这个王并不能世袭,权势再如何滔天,也只有一世威风,不会威胁到江山稳固。

  子衿见他脸上阴晴不定,轻声道:“莫说教授武将,就算让教平头百姓读书识字,皇上恐怕也不会允许。”

  “这又是为何?”许青惊讶道,“难道让百姓识字,也会威胁到皇权?”

  子衿揉了揉手腕,笑道:“当然,懂的多了,眼见宽了,就会有人对现状不满。

  比如一个农户出口成章,学富五车,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会甘心继续耕作吗?”

  “你说的不对。”许青反驳,“民富而国强,这个富不仅是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倘若大明百姓个个人才,即使种地,也会变得轻松惬意……”

  子衿再如何聪明,到底是这时代的人,思想见识哪里及得上许青,被驳得哑口无言。

  她仔细想了想,点头道:“王爷说的有理,的确是民富而国强,只是…民是富了,国也强了,皇权却会大幅度削弱。”

  “如若是如上古时期那般,共天下而非家天下,王爷此举定能让大明超越

  任何朝代,但具体能不能实行,还得看当今天子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