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三道中旨


  翌日,金銮殿。

  许青站在首位,眼眸低垂,如同老僧入定。

  满朝文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只因…长青王又上朝了。

  尤其六部尚书、侍郎,更是面色凝重,他们已经收到大办皇家学院,及皇上要御驾亲征的消息。

  特别是后者,他们绝不能接受。

  对于这些饱读圣贤书的臣子来说,皇上就应该坐镇中枢,发号施令即可,若征讨个残元都要皇上出马,那是臣子无能。

  一刻钟后,朱元璋上殿,今天的他并没着龙袍,而是全身甲胄,身材魁梧,英姿勃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凛冽的杀气。

  不了解内情的官员都是一头雾水,皇上今儿是咋啦?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朱元璋缓缓坐于龙椅,瞥了一眼小桂子,后者立即从袖筒里掏出圣旨。

  “皇上有旨!”

  群臣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朱元璋会在金銮殿直接宣旨,一下子打乱了六部的尚书、侍郎等人的部署。

  但他们现在没时间商议,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蒸汽船,可让大明通商远洋,扬国威与万邦。

  然,若要大明昌盛不衰,江山稳固,一个蒸汽船远远不够,朕决定,即日起着手建造《皇家学院》。

  囊括:兵法、化学、物理、经济、生物……诸多学科。

  凡有表现优异,亦或做出重大贡献者,可破格提拔。

  学院建造事宜,由长青王、工部尚书,共同办理,暂拨银1500万两,多退少补,钦此。”

  许青率先出声,“臣接旨。”

  工部尚书虽不赞成大兴土木建造皇家学院,但功利心使然,也跟着道,“臣接旨。”

  不过,也只有他二人出声,其他无一人发言。

  武将们只道是这圣旨是下给许青二人的,这才没有应声,而文臣们却是,摆着聪明装糊涂。

  礼部尚书曹亮沉声道,“皇上,臣有本奏。”

  朱元璋不理

  ,小桂子紧接着掏出第二封圣旨,直接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