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永元帝的才能(第3页)

 

“在太极宫吗?”

 

李玄微微皱眉。

 

两位总管倒是难得出现在那里。

 

太极宫乃是平日里永元帝上朝的宫殿,看看时间,如果今天是上朝之日的话,应该还没有散朝。

 

李玄一路出了西宫,直奔太极宫而去。

 

空旷的太极宫广场上,只有禁军守卫。

 

李玄躲开他们的目光,一路猫猫祟祟的顺利溜进了太极宫内。

 

此时,太极宫内大臣林立,高处的龙椅上,端坐着永元帝的身影。

 

永元帝此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而此时,太极宫内正议论不休。

 

“陛下,和大漠开战岂能如此儿戏?”

 

“儿戏?陛下都叫人毒害了,我们大兴还闷不吭声,朝廷还有何颜面?”

 

“此事尚且未有定论,或许是他国阴谋,挑动两国战争,以坐山观虎斗,还望陛下明察!”

 

“犯人都抓完了,还查?查什么?查人家老娘裤衩什么色儿吗?”

 

“陛下,近几年灾祸不断,国库空虚,实非妄动兵戈之机。其次,此等国战谋划筹备也需时间,微臣建议从长计议。”

 

这些大臣吵个没完,李玄也是看出来了。

 

一方想打,一方不想打。

 

至于谁想打,谁不想打,那可真是一个泾渭分明。

 

李玄直到今天才亲眼看到这文官和勋贵之争到底有多么激烈。

 

他们在朝堂之上都如此毫不留情的互相攻讦,只怕私底下的情况更糟。

 

而且李玄也没有预料到,永元帝竟然会突然发起对大漠的战争。

 

从现在朝堂上一众大臣们的反应来看,永元帝在下旨之前并没有将此事拿出来跟大臣们议论。

 

李玄知道,永元帝想要下达旨意,也不是能够自己一意孤行的。

 

若这大兴的朝堂是永元帝的一言堂,他早就收拾自己那个图谋不轨的皇叔了。

 

据李玄所知,皇帝的旨意需要经过中书省。

 

而如今的中书令是永元帝之前踢走了梁昭,扶植上去的自己人。

 

所以,中书省一关是不难过的。

 

可是永元帝的旨意虽然下达了,但想要执行下去,还需要其他大臣的通力协作,这才有了现在朝堂上的一番争论。

 

文官一方想要永元帝收回成令,而勋贵则是巴不得立即开战。

 

勋贵一方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如今天赐良机,他们怎能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李玄看着朝堂上团结一致的一众勋贵,不禁想起了一个细节。

 

“恐怕永元帝暗中召见忠武将军,不只是为了处置他那个弟弟吧?”

 

“勋贵一方明显是提前统一了口径,态度坚决。”

 

“文官一方虽都是反对意见,但提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没能形成统一有力的口径。”

 

“尤其是这件事情,永元帝占了道义啊。”

 

大漠使节团此次毒杀永元帝的行动,可谓是一记昏招。

 

至少在李玄看来就是如此。

 

这件事给永元帝带来了太多的机遇。

 

虽然不知道永元帝发动战争的理由是什么,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赢下战争的自信,但他敢这么做,肯定是有利可图。

 

这时,御前一个执鞭的老太监轻甩长鞭,挥出一道刺耳的破空声。

 

“肃静!”

 

老太监低沉的声音响起,乱糟糟的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个执鞭的老太监李玄还是头一次见。

 

接着,永元帝缓缓开口道:

 

“投毒一事,内务府已经查清。”

 

“是有人觉得还有其他的‘真相’吗?”

 

“既如此,不妨说来,与朕听听。”

 

永元帝嘶哑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阴森的目光扫视文官一方,面色不善。

 

一直抱有反对意见的文官一噎,默默的将目光投向了当先的一道人影。

 

郑王双手插在衣袖内,一脸平静的闭目养神。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郑王眼皮一动,睁开了眼睛。

 

只见他缓缓抬头,看向龙椅上的永元帝,接着开口道:

 

“陛下既然主意已定,臣等必将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郑王一句话,为今日朝堂上争论不休的话题画上了一个句号。

 

文官一方都惊疑不定的看着郑王,无法理解他的决定,但却无一人出面质疑。

 

朝堂上的氛围突然陷入到了诡异的寂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