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招人(第2页)
出资最多的小王爷当仁不让的成为两家社团的名誉社头,孟涛和张凤被选为两家社团的社副,府里的护院也根据各自的特长加入两社,赵柽通过代理人将主导权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队伍建起来了,余下的事情就由别人去操心了。大家这时候又现了个秘密,当年王爷选址修建的四个庄子和那片工坊都在干渠的环绕之下,或是紧邻河岸,宽阔的干渠即使骏马也难以一跃而过,只要将连通两边的木桥改成吊桥,就形成一条天然的屏障,派人守在桥边,百十人也难以轻易通过。如果大队贼寇来犯,分散在各处的社丁和马队都可以通过主路快集结,驱逐来犯之敌。而新收的那两个庄子就麻烦些,需要修筑寨门周围拦栅。
很快在各个庄子的要点立起了哨塔,主要路口设置了岗哨,社丁分成几队,每日都有一队人值夜,在马队的配合下巡视,码头、各个工坊更是守护的重点,日夜有社丁看护。为了不影响社丁们的收入,参加训练值守的,工坊的人工资照,那些没有固定工作的,每天会给二百文的补助,当然饭菜钱也得算到赵柽头
赵柽看了两次社丁们的训练,看着这些人的身体素质都没的说,功夫也都有两下子,一般人两三个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可是纪律就差点,虽然还能做到尽职尽责,但是这只是在承担最简单的任务,如果了战场,面对敌军的铁骑,也许就会一哄而散。他也能理解,他们现在还只是社丁,守得是自律的社规,与动辄斩的严厉军规相比,他们遵守的社规就显得小儿科了。
“一支铁军必须有铁的纪律,而纪律的养成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那需要千百次的锤炼才能达到面对死亡不动如山的境界”赵柽看着看着再次走神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忽然现王爷又抽风了,现在正是种大棚菜的关键时候,把原先那些已经有了丰富经验的小厮们都给叫走了,还从府里新进的家丁中捡了二十多个十五六岁的带走了。现在已经入冬了,劈材,烧火、采买冬菜,都是正用人的时候,王爷却把人都抽走,让大家不免抱怨。
“王爷,真的要搬到北府去住”老人怕冷,夏院已经提前十来天生着了火,地龙将屋里烘得暖暖的,黄经臣现在更不愿意出屋了。
“是啊,我最少要住到明年春天,府里的事情就要你多操心啦”赵柽接过逢喜递过的茶水喝了口说。
“那么长时间,现在天凉了,您的身子骨受的住吗。”黄经臣一惊,关心的说道。
“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养了这么多年,身体没问题”赵柽笑着说道。
“这两年冬天,王爷都是天天用凉水冲澡,是不是这样身体就好啦”逢喜听赵柽说的有意思,忍不住插嘴道。“当然啦要不你也跟我一起洗洗。”赵柽戏谑道。
“小的可不敢跟二爷比,想想都冷”逢喜讪讪地说道,知道王爷来这,准是有事和黄经臣商量,笑着退了下去。
“王爷打算带什么人过去”黄经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