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讨人嫌(一)(第2页)
皇帝的诏由梁师成写,以后皇每晋升一名高级干部,他必称自己推荐之功,他对皇帝任命的官员说,多亏了我在皇帝那里美言,你才被提拔。谁也不可能找皇帝落实一下:我被提拔是因为梁公公推荐的原因吗官员们当然要感激万分,进用者也就属于他的门下了。梁师成还四处宣称以翰墨为己任,在府宅的放置各种字画、卷轴,邀请宾客观赏、评论,题识。常常对门下的四方俊秀名士指点批评,如果题识令他满意的他便加以荐引,凭着‘第二组织部长’的身份又网络了大批才俊。
梁师成能想方设法穷十数年之功爬了高位,脑子当然不笨,心眼也不会少,自然会变着法子讨好皇,想皇帝所想,急皇帝所急,由于他‘精通画’慢慢成了皇的知音,仅这一点就占尽优势。
道君喜欢新人,讨厌旧人,这样服侍皇的活儿也就非他莫属了,逐渐成了皇身边最红的人。曾经显赫一时的杨戬不得不退居二线。红的发紫的翰林学士王黼称他为恩府先生,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孝敬他。就连权倾天下的蔡京父子,也不得不向他献媚,朝廷内外称他为“隐相”,与“公相”蔡京、“媪相”童贯鼎足而立。
。。。。。。
四月已是暮春初夏,天气渐渐的热了,大庆殿中更热闹,今天是金榜传胪的日子。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卷的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几天后,皇帝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梁冠,恭立正德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官一起进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
赵柽眼观鼻,鼻观心,抱着笏板站在南班头,后边是宗室中有封号的亲王、国公,没办法他大哥当太子了,现在站在蔡京后边,成老2了太宗定的家法,太子得屈居宰相之后,不能为百官之首,他成了班头啦三班立定,乐声大起,皇先赐了高句丽四个舍生进士出身,接着就是传胪大典。“张三觐见,殿试榜首”唱礼官高声喊道,守在门口的小黄门立刻接茬向外传,很快到了宫门外,候班的举子立刻殿谢恩,皇勉励几句,赐下官职,这铁饭碗就算端了。
赵柽冷眼相看,这状元郎四十来岁的年纪,是激动的语无伦次,浑身颤抖,看样子也考过几榜了,今天中了当然高兴。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简直是一步登天,从此脱贫致富,不再为吃喝烦忧了。接着是李四、王五、马六。。。中了榜眼、探,赵柽眼皮都懒得抬了,听他们啰嗦半天,连他们长相也没记住。
“进士第十名梁宝、十一名孙款、十二名钱孙、十三名胡扁。。。,进殿谢恩”到了后边就成了批发啦,一群人跟着引领的小黄门进来谢恩,然后由礼部尚宣诏赐官,这时的赵柽像是喝下了二两老白干兴奋起来,眼珠子乱转,下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