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休休休(第2页)
金军此次南下的目标是汴京,所以没有采用强攻硬打的战术,遇到城池,能打下就打下,打不下就绕开,边走边打。金兵攻保州不克;又攻中山府,遇宋将詹度防御,又不下,翰离不指挥大军,绕过中山,转向西南攻真定。一日后真定沦陷。
随后几天,金兵接连攻克了庆源、信德、邯郸等战略要地,广袤的华北大平原的大部分城市已经落入金兵手里。更糟糕的是,这些失陷地方的军粮全部落到金兵手里,足够他们吃上几年了,这不但解决了金军的后勤问题,而且达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
在前线战事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赵柽殚心竭力忧国忧民,为大宋的前途担忧,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那朝中那帮宰执们又在忙神马呢
在金军大举入侵之前,燕山知府蔡靖前后写过总计一百七十多份奏表,密报边境情况,苦口婆心的告诉大宋君臣女真人可能南侵。但不知道是蔡靖人员不好,还是升的太快遭人嫉妒,朝中的某些人认为其不过是为了坐稳燕京府这个位子才会小题大做,言过其实的编造金军压境的谣言,制造紧张空气,所以根本不予理会。而结果就是等金军攻打过,前线战报雪片似的飞到朝廷处来的时候,他们都还坚持己见,认为不过是宋金在边境上的小冲突,情况不是很严重。这时又赶上皇上举行郊祭大礼,为了不打扰皇上的雅兴,战报就被都压了下来,不但赵佶不知道此事,就连两个宰相李邦彦、白时中都不知道。
直到十二月初五,金国遣使到了东京要求见皇上,其实就是来下最后通牒,告之大宋如果要想停战就需割地赔款。这下李邦彦和白时中两个宰相才知道前线真是的情况,但这两个人也和那些人一样,依然继续瞒报前线情况,给了重礼将金使尽快打发走了,免得让皇上听到风声。
到了十二月十六日,两河宣抚使童贯从太原跑回了汴京躲避战乱,这下盖子终于捂不住了,可这几个人还在想办法推脱责任,怎么将自己的从中摘出来。别说他们几个一碰头还真想出办法来了,只告诉皇上说郭药师及常胜军是恶战后被金军围困,无法突围最后被迫投降的。
别看就改了几个字,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明明是他们失察导致郭药师主动叛国投敌而没有采用预防措施,改了几句话不但把事情的真相掩盖住了,且把一切责任推给了被俘后拒降被杀的蔡靖,那边死无对证大家都逃过了惩罚似乎是没事了,可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却不惜将大宋抛到了毁灭的边缘!
盖子揭开了,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可一个个的起哄架秧子行,却没有人能力挽狂澜想出解决的办法,面对严重的形势毫无办法。赵佶也是吓得麻了爪儿啦,问计于群臣,别说还真蹦出来一位能人,大臣李邺上书愿出使金国议和。
这个时候有人挺身而出,赵佶岂能不答应,当即准了。可李邺又提了个条件要求携带黄金三万两,作为议和的费用。但这时国库中居然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金子,最后还是赵佶从内帑拿出两个各五百两的金瓮两个,命书艺局熔化后重铸为金字牌,交给李邺先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