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运输线(第2页)
“谷神,我们就这样退守于此吗”完颜娄室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酒说道。
“虽然不甘,可此刻却是上策,控制了石岭关,我们可以随时南下,宋军大军不会久留于此的!”完颜希尹笑着答道。
“嗯,谷神之言有理,宋军坚持不了多久!”宗翰点头说道。
“元帅,我们控制石岭关,宋人不会不知此关的重要,他们即使无力夺回,也必然会留重兵防御,怎么会轻易撤军!”完颜娄室疑惑地问道。
“哼,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怎么能空手而回,如果他们不走,就只能给太原城一起陪葬了!”宗翰冷哼一声说道。
“这…”两人说得云遮雾绕,完颜娄室看看两人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他们的意思。
“娄室,宋军作战不比咱们,咱们只需携带少量粮草便可出征,途中军需就地征调就可连续作战,宋军却做不到这点!”完颜希尹解说道。
“哦,我明白了,咱们只需切断宋军粮道,他们便会不攻自溃!”完颜娄室恍然道。“不错,他们火器犀利,可也不能不吃不喝!”宗翰点头说道,心中忽然感觉好受一点了…
………
古代军队给养主要是粮草。汉族军队出征要筹备军粮,专门运输,这与民族饮食习惯关系很大,汉族军兵要吃着馒头,就着菜肉,喝着稀饭,不能总是凑合,否则士气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每每发生战争,就要征集储备大量军粮,辎重粮草,有时需要数年之久,还要召集大量的民夫随行运输,导致劳动力短缺,田地撂荒。
一旦战争开始,如果战场距离太远,运输线漫长,运输将更加困难,庞大的后勤还容易遭受攻击。这导致战争成本高的惊人,因此也让保守点的官员,以及大多数民众反对战争,其实这也是有群众基础的。
游牧民族军队后勤却简便的很,首先他们吃的简略,参战士兵自己携带粮食,肉干就可以维持个十天八日的。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游牧民族军队在战斗时候,擅于掠夺汉民族维持消耗,依靠劫夺对手的军粮,挖掘汉民的粮食窖藏方式解决长途奔袭的后勤补给,根本不用考虑大队人马提供后勤粮草的问题。游牧民族的军队以战养战,所以战争成本很低廉,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更大的麻烦在于,游牧民族拥有灵活激动的骑兵部队,可以快速机动,利于寻找薄弱环节专门打击中原军队的辎重队伍。而中原军队远征,运输线漫长,特容易遭受攻击。前线部队开拔,后面的民工推车小车,赶着毛驴,拉着吃的,烧的。一旦遭遇攻击,完全是白给的份,粮草问题成了拖累。
可是这个致命的问题,宋朝军事将领总解决不好,无论是太宗北伐,还是元丰伐夏,熙宁拓边,联金伐辽,后勤都成了他们的拖累,而他们一再栽跟头,但就是没人总结改进。。
辽太宗耶律德光率领几万部队,大将杜重威率领二十万大军迎战,结果辽队断其粮草,截断其退路,大获全胜。元丰伐夏时西夏军发挥骑兵的作用,不断地袭击宋军的运输线,辎重行经兰州京玉关以西,突然遭到敌军袭击,护粮军败走,丁夫自相践踏,死了几千人,粮草与耕牛反而被敌军掳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