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双面人(第2页)

宇文虚中便从翰林学士做起,官越做越大,后来任知制诰兼太常卿,被封河内郡开国公。后来,金国立金太祖《睿德神功碑》,便是由他书写,因此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掌管词命,金人尊称他为“国师”,每有大事往往请其参议。

“现在各位都倾向于备战,但是对眼前的情况都不明了,我们是要调动一千、两千,还是一万、两万兵马呢”宇文虚中放下茶杯抬了下眼反问道,心中是感慨万分,自己在大宋是个万人嫌,可敌国对自己却是尊宠有加。

“宇文大人的意思”韩企先不解地问道。

“哦,韩相,如若只派千人又何需商议,若是调动大军却要仔细考虑了,养兵一万,日耗斗金,所费巨大。现在南朝关闭了榷场,禁止交易。他们又连年寇边,骚扰边境,还恐吓诸国抢劫使团,使我朝贡物损失巨大,税赋日少,国库空虚。若是南京足以应对当下宋军入侵,我们岂不空耗钱粮,徒增消耗,征者有怨!”宇文虚中说道。

“国师,如果南京真得有事,我们再点集军队前往,会不会误事呢”宗干想想也是,现在财政困难,百姓艰难,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但还是不放心的问道,不过语气和缓的多。

“呵呵,左相是不是过于自贬了,想我南京有十数万雄兵,又有兀术和宗辅两位太子镇守,宋军就是厉害,也不会将所有人都斩杀干净,连个送信的都派不出!”宇文虚中略带戏谑道。

“呵呵,也是!”宗干红了脸不好意思地干笑道,算起来宋军已经登陆十多天了,如果有事派出的信使爬也爬到了,自己是关心则乱了。

“话是这么说,可也不能不防,南朝正是钻了我们海防薄弱,欺负我们没有水军才敢肆虐辽东海上,若是真得大举登陆扰了圣驾也是不好的!”宇文虚中又说道。“宇文大人所言极是,现在国事艰难,连年征战,百姓思定,战士思归,擅起兵事恐引起民变啊!”韩企先也说道。

“嗯,两位大人金玉良言,情况不明不可擅动大军。应待察明南朝意图,再做定夺。但赵二狡诈,做事出乎常人所想。不得不防还应做好应变准备!”宗翰点头说道,认同了宇文虚中的说法。

宗翰十分清楚现在朝廷重用汉人官员和辽国的降臣,韩企先和宇文虚中地位高贵,他们的意见肯定能影响到朝臣。而且这种舆论很容易引起朝廷中那些不喜欢打仗的文人,或者想过安稳日子的女真武将的共鸣。文官喜欢太平,而武将们打了这么多年,都觉得抢也抢够了,也该休息休息了,都不愿意打仗。

如果情况不明就大举动兵。定会引起群臣的反对。现在宗干不闹了,宗本的目的达到了,宗翰便做了老好人都不得罪,也就定下了调,察明两地情况宋军的意图,同时整顿兵马以防生变,一下从一级战备降到了三级战备…

………

现在赵勇所部已经攻克涿州进至良乡,到燕京城急行军只需一日;赵廉部也日夜兼程冲破金军阻拦到达孙侯馆,到燕京也只需起个早、加个班。但是他们的目标兀术所部大军却在儒州外追着猎骑旅兜圈子呢。离燕京足有三百里之遥,而且那边多是山路,大军要想赶回来没有七八天是办不到。

按说这是赵勇和赵廉两部合兵攻取燕京城的最好时机,可问题是一旦兀术得知平州和燕京尽数失守。还会不会再回来呢其实答案谁都知道,只要这个人不是神经病相信没有人会回来找死,肯定是逃之夭夭。可这个答案也让赵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