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都是钱闹的(第2页)

宋与大理国之间的贸易区过去设在广西南路的邕州横山寨,皇帝以为广马多供应川陕地区,且买马虽也以金、银、丝锦等偿付,但更多的是以井盐给付。考虑到在横山寨交易后还有千里迢迢驱赶马匹至川陕。又要将盐转运于此太不方便,因此决定在靠近泸州的金沙江右岸选择水势平缓之处设立新的榷场筑城设市,以供两国交易互市。

经过潼川路官员反复勘查,最终选址于泸州金沙江和牛栏江交汇处筑城设置马市,取睦邻和好之意称为‘睦邻城’,与大理国东川郡隔江相望,大宋欲建索桥两座方便往来,同时遣使与大理国商议建市、架桥之事。果然不出赵柽的意外此项建议被大理国拒绝了。[

过去大理国一直请求两国在滇东建立和市为何又拒绝呢因为赵柽选得这个地方敏感!东川部与宋朝的潼川府路相接,有乌蛮七个部,由于大理国对他们七部管理和控制的松弛,所以乌蒙部、乌撒部、易娘部、茫布部、易溪部、阿头部便都有意投向宋朝。但宋朝因为一直与北方的契丹、女真和党项战争不断,战略重点在北方,暇顾及他们的‘善意’,所以易溪等六部实际上是处于相对独立发展的状态之中,只有东川郡的閎畔部还在大理国的控制之下。

大理国过去可以不管,但是要是建市却不能不出手了,因为大理国早出过这么档子事情,便是与其相邻的自杞国的雄起,他们正是通过战马贸易迅速致富而致强,独雄于诸蛮。并敢称强于横山,以部落结盟的方式扩大其势力范围,已超出罗殿之上,一跃而起成为西南地区仅次于大理国的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不仅威胁到其的边界安全,还抢走了他们的诸多财富。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高氏以防止出现第二个自杞国为由拒绝在东川郡建市不过是托辞,真正担心的是诸蛮通过与大宋的通商而迅速崛起威胁到高氏对大理国的统治,使自己逐渐失去如今的地位,因此才一力的阻止。

对于国相高顺贞的一味拒绝,阻止自己发财,东川诸部当然是恨得牙根痒痒,但是此时他们还没有失去理智,知道自己不是高氏的对手。可是这时听说大宋要在此建市,一些嗅觉灵敏的宋朝商贾已经急不可耐的赶来,眼见要『政府』间法达成协议,其中有的‘不法商人’便想越过两国『政府』与找到当地最大乌蒙部首领私下交易。

但是这些商人看中的不是大理的马,而是眼前一座座荒山,他们开出五百贯一顷的价格收买所有权。乌蒙部的首领罗继昌想不出在他们眼中除了挡路碍事,还可以长些猎物的荒山野岭还有何用,而这些钱足以让他在大理买下百亩好地了,如果将其所属的其中千顷荒山卖于这些大宋商人,一下子便可得钱五十万贯。

罗继昌觉得这笔买卖十分合算,可以耕种好地留给自己,荒山变成了银子,而这笔钱足可以让自己三代吃喝不愁了,当下爽快的答应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传说中『奸』诈狡猾的大宋商人做起买卖来却十分公平,连山上树木,修建的寨子,甚至山上的坝田都折合成银两一并算还给他,合计六十万贯钱。六十万两银子堆在一起像座小山,面对这笔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罗继昌乐得差点没晕过去,乌蒙族上下更是不欢欣鼓舞,大家的好日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