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善阐城(第2页)
经过数月的适应性训练,各部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物资也准备充足,先头部队以建立保护区为名先期进入大理熟悉作战地域。现在既然有人不服,那么高宠也就不客气了,正好也可安慰下自己未能参加攻克燕京之战的遗憾,他决定先捡硬的打,便把矛头指向了善阐府。
善阐府是大理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地又是高氏的世袭封地,经营了数代,是他们的根据地,境内共有乌蛮八个部,皆出于高氏,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滇东的会川郡和姚州皆受其控制,可引为外援,战事一起,便会迅速断其退路,里应外合消灭入侵之敌。
若想攻克善阐府就必须首先消灭这些部族武装,逐层剥离,但这样弄不好就要打成持久战,不得不动用大军,这与皇帝的速战速决,有限打击的原则不符。因此高宠决定采用单刀直入的战术,以禁军强大的火力开路突入打开一条战役走廊,由州军控制交通线,保证前后方联系的畅通。在驱逐攻打新丁部的大理军时,狼翼军一、二旅已经进入石城郡,高宠便将他们作为进攻的主力,同时调狼翼军炮兵队加强火力,调动内河舰队十艘小型炮舰搭载两营步军沿南盘龙江顺流而下进入滇池,控制水上交通,切断敌军的退路。广南路州军在打开缺口后,立即控制制高点、沿途险隘及节点。
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后,宋军便以新丁部族军为向导趁着夜暗隐蔽进入出发阵地,战斗在凌晨时分打响,一旅以突袭的方式攻入嵩明部的寨子,击溃其守军后,立刻沿大路向善阐府快速突进,高氏控制的地方族军慌乱之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即使想拦,他们手中的长矛、大刀和弓箭也难以同宋军的火枪、大炮相抗衡,往往是炮声一响,山石迸裂,房倒屋塌,大树倾倒,那些蛮军便被吓得鸟兽散了。
当夜幕降临时,狼翼军一旅在东川联军的配合下冲破层层阻碍,攻城拔寨出现在了善阐府的城下。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快兵临城下,联军功不可没,这些人都为本地土著,不但地理熟,人头也熟。大家在一块地盘上生活谁都有个三亲俩好的,甚至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又打着奉诏惩奸的旗号向途中的寨子借道,那些人对高氏也不都是百分百的忠心,更多的是迫于压力,可能比之这些人更恨高氏,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狼翼军统制李泉打马到城下观敌瞭阵,看着看着他笑了,这善阐城也算是大理国第二大城,城周不过十多里,别说跟汴京、燕京、真定这些城池相比,就是随便搬出一座府城也比它大上几倍,其实李泉还不知道这还是座刚扩建了十多年的新城,比之旧城已经大出了不少。
政和年间,滇东三十七部起事,高明清始镇守鄯阐,宣和元年三十七部再度起事,攻克鄯阐,杀高明清。城池受到严重毁坏,几乎夷为平地,成为“废城”。到了高顺贞任职方重新筑土城,称新城,沿称鄯阐城。新筑的鄯阐城面积比旧城大,越过盘龙江向西发展,形成东临盘龙江,南靠玉带河,西界鸡鸣桥,北至五华山的一座‘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