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权衡(第2页)
也正是基于赵礼在军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协调指挥能力,赵柽才在这次人事调整中将其调往河东任镇抚使,因为大定和临潢的收复组建的新军骨干多处于河东军中。抽调过多导致河东军心不稳,派他过去正是借其稳定军心、恢复元气。赵礼也不负皇帝的重托完成了任务。而组建西征军以其为监军不止因为兵力多出于河东,还有空降到此的高宠威望略显不足。正好赵礼可以弥补其不足,一旦有变也能稳住军心,担负起继续完成西征的重任。
悠闲的日子中就在大家各自猜测他们的监军到底是‘抽风’,还是无能的时候,突然紧急集合的号声响起,帅府的中的传令兵们也纷纷打马奔向散在城外各处的协同军营地,通知各军首领前来议事,骤然间城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人们几乎同时猜到西辽人来啦……
…………
西辽六院司大王萧翰里剌再次领兵出阿拉山口进入高昌,可心情却十分沉重,对于战胜宋军有些底气不足,但这绝不是害怕,而是出于一种本能。萧翰里剌在二十多年前就随耶律大石守卫辽南京,其间参加了对入侵的宋军的战斗,他们以不足三万人马大败宋军二十万,他们简直是不堪一击。而这些年他虽远在西域也断断续续听到了些宋朝的消息,其不但打破了猖獗一时的女真人,还收复了中原,攻占了故国的四京,势力不断向周边扩张。
更让萧翰里剌想不通的是宋军居然有能力发起西征,穿越了千里戈壁大漠,击败了阻卜部和乃蛮部的阻拦,在冬季翻越了冰封的阿尔泰山。而这条路他在多年前是走过的,其中艰险是深有体会的。当时他率领的七万骑兵东征金朝以图复国,但在沙漠中遇到风暴,军中又发生瘟疫,牛马倒毙大半,物资消耗殆尽,只好半路退回,连女真人的面都没看到。在萧翰里剌看来宋军能成功的到达高昌,虽说其中有运气的成分,但其展现的实力和战斗力足以表明其不再是从前不堪一击的宋军了。
而现在西辽面临的局势也十分紧张。耶律大石离开中原决定另立门户,在可敦城建立根据地并称王。接着向西发展在叶密立称“菊儿汗”,正是立国。立国后展开西征向中亚及西亚地区扩张,最终建都于虎思斡鲁朵。可他们的邻居对他们的到来却并不欢迎,且充满了敌意,这不仅是来自于他们的扩张战略,还有信仰上的差异。
最早契丹人本来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接触到汉地之后,契丹契丹上层逐渐接受了佛教。而中、西亚地区伊斯兰教盛行,现在忽然冒出来一个佛教国家,大大小小的一干伊斯兰国家都大为恼火,然而又打不过辽军,于是只能抹黑西辽一把,称他们为“哈喇契丹”或是“黑契丹”。
在西辽的不断扩张中,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感到了来自西辽巨大、根本的威胁,于是在今年以帮助自己的属国复国为由准备出兵讨伐西辽,并号召信仰相同的邻国对辽发动战争。而同样感受到威胁的周边各国呼罗珊、西吉斯坦、伽兹纳、马赞兰德和古尔的国王们接受了邀请,都带兵加入了桑贾尔苏丹的联军,集结了一支十余万人的强大骑兵军团,准备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