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雨露均沾(第2页)
至于东陵高科得到了什么,顾希广可以想到,等到火炬集团成立那天起,东陵高科就真正成为了汉西地头蛇,有火炬集团的存在,整个汉西市府,甚至燕京一些部门,都站在了东陵高科身边,不管是外省还有本地的牛鬼蛇神们,想对东陵高科动手,都得掂量一下后果!
“这份计划并不全,看来师弟你留了后手啊!”
顾希广举起手中的计划书,笑着向李东陵说道,计划中,虽然说要跟日苯打火机竞争,但要如何竞争,却是一笔带过,尤其是涉及技术跟推广的某些文件页,都被抽走了,明显是东陵高科那边留了一手。
李东陵对此,也只是一笑,并没有否认,如果将整个计划都全盘托出,包括后续技术发展,推广计划之类的都说出来,那不管是经贸委还是汉西某些人,都完全可以另起炉灶,跟火炬集团竞争,李东陵可不想培养出一个对手出来,该留一手,还是要留的。
“我觉得,这件事需要向部里汇报,另外火炬集团的计划,也要通知平阳跟汉西市府一起商量协议!”
顾希广向着贺衡说道,这就代表两人愿意支持这个项目,也希望将这个项目,成为两人履历上的功劳之一!
“还有东陵高科收购法兰西布朗格电器商城的事。”
李东陵不忘提醒两人一句,听到这话,顾希广跟贺衡都是默然点头,显然是支持东陵高科的海外收购计划,火炬集团现在比这件事对他们,还有经贸委、外汇司更加重要。
甚至,如果火炬集团成了的话,那这件事,都会成为经贸委经典指导案例之一,未来经贸委在燕京部里,甚至国内各地话语权都会大增,孰轻孰重,焉能分不清?!
正在休息室等待的黎卫民、罗钧武、姚正儒三人,见到从会议室急匆匆走出来的两人,都要了一间单独的房间,然后开始各自打起了电话,让三人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被请进了会议室中,见到了那份计划书。
半个多小时后,跟顾希广两人反应差不多,罗钧武交代了秘书一句,让张孝承马上来东陵高科后,也急匆匆走了出去,黎卫民直接向省府那边打过去电话。
“汉西国投的人,一个半小时后到这里!”打完电话后,黎卫民坐了下来,看着那份计划书,依旧忍不住的心跳加速。
“呼!”
“东陵高科又放了一颗卫星啊,今晚不知道多少人,该要睡不着了!”
姚正儒向着李东陵说道,翻来覆去看了数遍计划书,这种大手笔的项目,看的他是心潮澎湃,以整个上关镇为棋局,将整个上关镇都包裹进去,火炬集团建成之时,整个上关镇上下都要开始围绕火炬集团运转了。
甚至于,姚正儒感觉,要不了多久,罗钧武跟平阳市府,就要向汉西省府提出申请,把上关镇变成上关区了,直接由平阳市府管辖了。
(本章完)
第126章雨露均沾
“跟发达国家拼成本,跟人力成本低的国家拼技术,这是火炬集团未来在全球打火机行业内的优势!”
顾希广翻开计划书,首页就写着李东陵为火炬公司写的序语,这是火炬公司成立,跟日苯、棒子、欧洲、阿美利加等一众打火机厂商竞争时,安身立命的根本。
看了一眼手上的计划书,顾希广向着李东陵看了一眼,今天他跟贺衡一起过来,刚才一言不发,实际上就是在对李东陵表达支持。
外汇司对于东陵高科的海外渠道计划顾虑重重,真两亿美元打了水漂,包括贺衡在内的一众人,即便不直接担责任,退到二线也是肯定的了。
但经贸委却没这个担忧,顾希广又不跟贺衡同一个部门,他刚才不说话,实际上就是暗中支持。
如果东陵高科决意收购海外销售渠道,经贸委加上汉西这边的支持,这件事是能直接推动下去的,但现在李东陵甩出这份计划,反倒是让顾希广,有些不清楚自己这位小了自己四届的学弟,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了。
顾希广今天对李东陵表现出来的态度,可不仅是因为两人都毕业于汉西交大,就算是师出同门,到了他这个地位,这份关系只能算是相交的敲门砖。
他在经贸委,身居庙堂之上,但同样也需要庙堂之下人物的支持,李东陵和东陵高科的时候出现,再加上有汉西交大的背景,对于顾希广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将这些念头,都收了起来,顾希广看起来手中这份计划书,刚开始还没太在意,但越看,顾希广越精神,腰杆都直了起来。
粗略将建立火炬集团的计划书看了一遍,顾希广脑海中,不由出现了几个字“大手笔”,绝对的大手笔,就算是他在计划司那边,也很少见到这样大手笔的计划!
同样操盘主导过大项目的顾希广,是能分的清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项目,跟真正可行的大项目之间的区别的!
这份火炬计划书,分析了目前全球打火机行业的市场跟格局,日苯、棒子占据技术优势,阿美利加、欧洲的打火机厂商,有市场优势。
而对于即将成立的火炬集团的优势是什么,最直接的优势是人力跟成本优势,相比日苯、棒子、阿美利加、欧洲的厂商,火炬技术可能比不过,但因为薪酬缘故,这就让火炬生产打火机成本,远低于日苯、棒子那边。
除过这个之外,火炬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能将整个打火机产业链,全部聚集在一个地方,这是日苯、棒子、阿美利加那些厂商,都不可能有的优势,那些厂商不可能让零部件供应商,都围绕它们转悠,但如果火炬集团借助经贸委、汉西市府、平阳市府,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会让生产成本再降低一大截!
顾希广在想着火炬集团的可行性,贺衡看完之后,只有两个念头,火炬集团建立,能提供超过六万名的就业岗位,另外就是出口赚外汇,而且是大把的外汇!
甚至按照计划书中的预测,火炬集团建立后,产能开始爆发起来,三年内火炬集团每年预计出口十五亿支打火机,十年内火炬出口超过五十亿支,十五年内出口超过百亿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