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八十章 家人(第2页)

 

“遵命。”府兵带着儿子一起拜倒。

 

“起来吧。”邵勋起身离开,又叮嘱了一句:“府兵这么好的条件,不身备三仗,诸般器械都能耍弄,就太可惜了。好好练箭。”

 

离开农家,行至村头柳树下时,邵勋停留了一会。

 

这几日,银枪中营六千六百兵开始北调,移驻汴梁。

 

他们的家人也一起搬过来,以后就是浚仪、开封二县之人了。

 

乞活军撤走后,浚仪一度空空荡荡,开封县其实也没多少人。有了府兵及银枪中营将士之后,一下子多了万六千余户、超过七万口人,人气渐渐旺盛了起来。

 

达官贵人也开始购地置宅。哪怕本人一时没法过来,也要派一个儿子过来打理家业,汴梁的人口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这都是他带来的转变。

 

做时间的朋友,一点一滴积累、改变,很好。

 

******

 

从汴梁到洛阳,坐船最便捷,乘马车最安全。

 

邵勋决定率亲军走陆路,向西穿过荥阳,过成皋关。

 

五月二十七日清晨,刘灵像头人形巨熊一样,提着案几、胡床等笨重行李,健步如飞。

 

邵勋则在院中与两个儿子说话。

 

长子金刀生于永嘉二年(308)正月,今年九岁,乐氏所出,大名邵璋。

 

次子獾郎生于永嘉四年(310)二月,今年七岁,卢氏所出,大名邵珪。

 

这两个儿子都已经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

 

乐氏、卢氏各自拿出家传批注版本的书籍,聘请名师教导。认字的时候,时不时出外踏青,一边背《诗经》,一边认植物,然后写出来。

 

武艺方面也在学,只不过没有上量,还处在打基础兼熟悉器械的阶段。


 

教武艺的都是各自家族的宾客武师。

 

这些宾客真实战斗力未必多高,但动作标准,一板一眼,乃学院派武师,和战场上亡命搏杀出来的野路子武师不同。

 

他们还没到那个阶段。

 

现在主要是打基础,动作一定要正确,这有助于保护他们的身体。

 

以后年岁大了,上战场历练之时,有的是机会淬炼提高。

 

自两天前跟随嫡母庾文君来到汴梁后,三天时间内,俩小儿都要习文练武,从未落下——明天可以休息。

 

至于说习文练武的成果怎么样,邵勋沉默了。

 

好吧,其实不算差。

 

俩小儿至少是普通人的智商,由于名师教导,智力开发了一些,可能有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并未达到邵勋期待的高度。

 

不过他现在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了。

 

天才可遇不可求,中上之资的人,好好教育,也能当好守成之君。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多生几个、狂生一堆,优中选优……

 

“金刀,你今年九岁,也该懂事一点了。”邵勋点了点儿子的额头,道:“学习苦,有种地苦吗?练武累,有战场厮杀累吗?不习文练武,就是个废物。阿爷若文不成武不就,当年连见你娘一面的资格都没有,你都不会出现在这个世上。”

 

“说什么呢!”乐岚姬羞笑着拍了邵勋一下。

 

看着毕恭毕敬站在面前的儿子,再看着一本正经训斥儿子的男人,她就觉得很是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