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一百七十三章 种地大军(第2页)

 他们之前在黄河岸边帮着抬过两次伤员,都是轵关战场上撤下来的,惨不忍睹。

 听护送的军士说,这些都是能活下来的。

 战场之上,伤愈和不治大概五五开。

 其实就是轻伤能活下来,受伤稍微重点基本就是个死,当然军官除外,他们即便受了重伤,存活率依然不低。

 说白了,不是不能治伤,而是医者、汤药就那么多,看优先供给给谁了。

 另外,军官也能得到更好的服侍照料、更好的滋补膳食、更好的疗养环境,普通士兵不可能。

 “别看了,打水做饭吧。”有人突然叫到:“饿得不行。”

 “肉汤哪里领?方才那厮没说。”

 “出去问问。”

 “我听说不是肉汤,是河阳中潬城养的鱼熬的鱼汤。”

 “那也行啊,快去问问。”

 众人七嘴八舌,很快散去。

 天塌下来,自然有武人撑着,关他们甚事?填饱肚子要紧。

 另外一边,杨宝挺着个大肚子,开始巡视河浦营地。

 这个营地归他管,而他手下也是有兵的,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即“运兵”。

 运兵有一定的战斗力,多年前陈敏就靠合肥运兵平乱。

 运兵上阵打仗不太行,但弹压地面、运输资粮问题不大。

 “新来的俘虏可老实?”杨宝向前来行礼的军校问道。

 “不老实的都埋在河边了。”军校笑道。

 “别太狠,毕竟是俘虏,将来是官奴,死伤多了不好交代,也砸了你我的饭碗。”杨宝提醒道。

 “诺。”军校应道。

 二人全程用东海话对答,显然都是东海人了——在这会,兰陵五县的人也被视为东海人,毕竟从东海郡分出去没多少年。

 杨宝又抬头看了看天,神色阴郁。

 天天下雨,就知道下雨,唉!

 霖雨之下,道路泥泞,甚至被冲毁了一部分,修补起来却慢慢吞吞,真的太难了。

 在并州俘获了近两万俘虏——半是并州本地人,半是胡人——这会陆陆续续押到河内,一部分就地留下,从事苦力;一部分发往汴梁,营建城池;还有一部分活跃在各种运输线路上,以减轻河南、河北百姓的负担。

 军队也罢遣了不少。

 羊聃、侯飞虎部合计撤下来二万人左右,一部退往邺城,一部退往野王。

 这两地可船运粮食,吃饭方便,无需长途转运。

 听闻李重部也会罢遣相当一部分人手,直接回家务农,不需要他们打仗了,负担不起。

 傍晚时分,雨停了。

 杨宝匆匆离开了野王,准备返回河阳,督促下一批资粮的转运。

 他离开的同时,一支牲畜大军出河阳北城,在金谷园牧人的驱使下,一路向北,直趋上党。

 ******

 河南的雨水其实比冀州、关中少,更比不上并州。

 由此可见,今年的雨水天气是有地域性的。

 下到目前为止,并州雨水最多,已经是毫无疑问的灾害了。

 关西次之,但还谈不上灾害,只能说比正常年份的雨水多了不少。

 冀州和关西差不多,雨水偏多,但造成的影响比关中大,因为五月冬小麦收获之时,雨势连绵,极大影响了收成。再考虑到战争的影响,今年的日子难过了。

 河南稍好一些,雨水略多,但也就是“略多”而已,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当然河南也有别的难处,徐州就爆发了较为严重的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