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六十一章 强势(第2页)

不是没有人考虑过这是不是梁军的声东击西之计,但说实话你没办法。这么长的江段,没法全部看住,你不拦截眼前这批人他就真的过江了。

当夜果然有人渡江。

水师拦截了一部分。

一部分梁兵惊慌之下退往江中沙洲,为水师包围。

还有二三百人突至南岸,为严阵以待的石城守军击溃,只散掉了百余人。

雷明也没下令追击。这些人要么被坞堡帅们捕捉为奴隶,要么饿死、病死在山间,断无幸理。

初三这天,他又得到了梁军在石城、临城两县交界处登陆的消息,赶过去围剿的千余人被击溃,这让他意识到了这股人马恐怕不少。

他是有决断的,只留一千兵成守石城,自引五千江州世兵东行。

巧了,杨勤也打算先拔除这个后方的钉子,阻遏江州军背而来。

双方又都走的是驿道,于是碰撞便不可避免。

四月初四,西天的晚霞十分艳丽,杨勤、雷明二人道中相遇,双方立刻摆开阵势,山间鼓角争鸣,鸟雀惊飞而起。

「汤祥!」杨勤登上一处高地,瞭望一番后,大喝道。

「末将在。」一名正在指挥士兵整队的军官蹄了出来,大声应道。

「张副督回家居丧了,此职空缺已有半月,你想不想当副督?」杨勤问道。

「早就想当了。」幢主汤祥脖子一仰,毫不避讳地说道。

「你将敌军前队击溃,卷着他们向后逃,再夺了石城,我拼了命也要保举你当副督,如何?」杨勤问道。

「有督军这话便够了,当不当得成看天意。」汤祥躬身一礼,然后下到道中,督促本幢军士赶紧列阵。

所谓「道中相遇」,用大白话讲就是遭遇战。

驿道并不宽,两边还是山林,地形复杂,军阵其实是摆不开的。

古人早说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候就是体现勇武的时候了。

一幢六百兵,扣除部分非战斗人员后,还剩五百余,此时皆已披甲执枪,弓上弦,刀出鞘,做好了战斗准备。

夕阳很美,山风很大,一通鼓声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动员,汤祥就带着五百人冲了上去。

对面正在仓促列阵。

前面几排已经列好,后面还有些乱糟糟的,显然不太熟练,军官急得大喊大叫,好一番折腾才堪堪完成。

从普军的视角来看,向他们冲过来的梁军阵容整肃,器械精良,行进之间队形保持得十分完好,没有人过分突出,也没有人过分落后。

数百人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仿佛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对手值得一提。

「进兵!」晋军阵后响起了鼓声。

来自鄱阳郡的他们齐齐发一声喊,盾手居前,长枪手居后,缓缓向前蠕动。

雷明族弟雷瞿居于阵中,前后左右皆是自家僮仆,粗重的喘息此起彼伏。

他身材矮小,只能透过前方的缝隙观察。

夕阳照在梁军的盔甲之上,染上了一层妖艳的红色。

走在前排正中的是一名刀盾手,背上插着一面黑乎乎的旗帜,旗上绘着猛虎,在山风中呼啦啦作响。

他的神色非常平静,无悲无喜,仿佛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自家菜园子闲逛一般。

双方的距离拉到了三十步内,几乎没人用弓箭。

雷瞿注意到对方前排的盾手齐齐将刀斜举于额前,脚步声也为之一变。

之前是小步快跑,现在是大踏步前进。

军靴踏地之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几乎敲击在人的心头。

甲叶的铿锵作响如同催命的音符。

对面的阵中喊了一声什么,数百人齐声应和,然后陡然加快脚步冲了过来。

雷瞿猛然一惊,然后便觉身前的僮仆直直后退,几乎撞在他的铁上。

正要破口大骂之际,突然看到惊人的一幕:梁军刀盾手后方伸出了十余杆钩镰枪,如闪电般勾住了己方军士手里的大盾,然后用力一扯,不少人或被扯了一个跟跑,或大盾被掀翻在地,前排瞬间变成了不设防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