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二十三章 早有预谋(第2页)

 

降霜和霜冻造成灾害,这是两个概念,程度差别很大。

 

最坑的是,这些年不但降霜多了,还比较严重,屡次造成灾害,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这个时候卫洪也有些不确定了,他看着庾蔑,严肃地说道:“过去三年,拓跋氏境内都没什么值得一提的灾害。过了整整三年好日子,我亦无法断言他们会怎么样。”

 

庾蔑默默点了点头,他基本了解事情全貌了。

 

四月二十五日,一行十余人抵达了盛乐城南。

 

庾蔑趁机观察了一下,发现这座城不小:东西长四里有余,南北长六七里。

 

与汉地城池一样,城外居住着很多百姓,有牧人,有农人,有工匠,有商徒,十分热闹。

 

这是一座塞外大城啊,怕不是居住着五万人以上!

 

而且,听卫洪说,随着拓跋代征服的地区越来越多,户口越来越繁盛,盛乐可能会继续扩建。

 

真是野心勃勃!

 

就在庾蔑等人打算进城一观的时候,突然间就被一路护送而来的军校带到了城西的一座佛寺内。

 

此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谨言慎行,只说了一句:“若不想死,就不要离开这里。”

 

庾蔑与卫洪对视一眼,震惊莫名。

 

“敢问将军奉何人之命?代公在何处?为何不见我等?”庾蔑追上了转身离去的军校,低声问道。

 

军校似乎有些烦,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凶恶,只道:“让你住在这里就住在这里,不要多话。现在有许多人在找你们,落到他们手里,必死无疑。”

 

庾蔑还要再说什么,被卫洪拉住了。

 

军校快步离开,但跟随他而来的百名军士却未走,而是散在佛寺的各个角落,既是护卫,同时也是监视。

 

庾蔑心中升起了股不好的预感。

 

或许,梁王和幕府僚佐们之前的判断都是错的。

 

他们觉得拓跋鲜卑短时间内经历了一次内乱,死了三位国君,且逃走了一大堆人,国中局势动荡无比,这个时候就不可能对外发动战争。

 

但这只是站在中原人的视角做出的判断,或许草原并不一样?

以己度人,容易出错啊。

 

“滴答!”天空下起了雨。????硕大的雨滴落在莲化生童子瓦当上,冲走了上面的尘埃,渐次汇成一条线,洒落地面。

 

佛寺比较新,瓦当上涂抹的朱漆甚微耀眼,看起来有点像血。

 

只是这血光之灾,不知道发生在盛乐还是别的什么地方了。或许,到处都有吧。

 

拓跋鲜卑,其实早就定下今年南征的计划了,这是庾蔑心中突然冒出的念头。

 

******

 

接到高翊传回来的消息后,邵勋没有妄动,但也没有怠慢。

 

他立刻派出大量游骑,北上进入雁门境内,刺探消息。

 

旬日后,损失一半人手,剩下的人灰头土脸跑回来,也没刺探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代国境内各个城池都在囤积粮草。

 

打制好的铁铠、箭矢、刀枪也一车车、一驮驮运过来,路上到处可以看见辎重车队。

 

对此,邵勋有些惊讶。

 

他正在做着征讨拓跋鲜卑的前期准备呢,比如拉拢缘边部落、巡视地方、建设前出据点、外交虚与委蛇等等,没想到人家居然有主动南下的心思。

 

这太出乎意料了。

 

四月二十五日,他离开了黄河,率军抵达岚谷县(今岢岚县)。

 

岚谷新设,去年秋天雨停后,修了薄薄一圈土城,与规格稍好点的营垒差不多,压根称不上城池。

 

岚谷县周围群山耸峙,岢岚水(今岚漪河)中流而出,汇入黄河。

 

县东北地形渐渐开阔,至后世五寨县一带,形成了一个喇叭状谷地。

 

谷中河道纵横——事实上五寨县也是后世山西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其中最大一条河名“草城川”,此地亦以“草城川”为名,却不知起自于何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