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大榷场(第2页)

……

朝廷要对扶桑用兵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

尤其是这些商贾们,更是消息灵通之辈,对这件事更是关心的很。

大榷场,大兴楼后院的一间茶室内。

几名商贾正在谈论此事。

“胡掌柜,你泰兴商号当真要运粮去扶桑?”

一名看起来很是精明的中年人,对首座的胡掌柜问道。

胡掌柜把玩着手里的黄田玉石,笑道:“只是小公爷的意思,胡某也是听喝。”

刚才说话那人,满脸艳羡道:“是呀,你家小公爷驻守朝鲜,完全可以从朝鲜采买粮食,直接运往扶桑,粮食价格低不说,路上的消耗也少,可不就稳赚不赔吗?”

胡掌柜眉头一挑道:“老郑,你这就不实在了,谁不知道你郑家常年往来于南洋和大明,大明现在的许多粮食,都是兴隆商号从南边买来的。”

“若是你们想赚这个钱,谁能争过你们家?”

被称作老郑的,也不是旁人,正是郑芝龙留在京里的掌柜,郑氏的一名族人,负责郑家在大明北方的生意。

听胡掌柜这么说,老郑苦笑道:“您几位有所不知,我家小伯爷已经说了,这次我郑家不掺和,要全力保证山陕的粮食供应。”

在场的几名掌柜闻言,皆是满脸错愕的看向了老郑。

朝廷可是说了,只要将粮食运到筑紫岛,朝廷就会用比大明高一倍的价格支付金银,郑家是最适合做这个生意的,面对这么大一笔生意,竟是不参与?

老郑开口解释道:“小伯爷说了,我郑家海船的运力有限,无法两头兼顾,只能放弃运粮去扶桑。”

“相比扶桑那边,山陕那边显然更加重要。”

围桌而坐的几人闻言,也都是暗自点了点头。

胡掌柜笑道:“你家小伯爷那是什么人?自幼就长在宫里,和太子一起长大,日后妥妥的朝中重臣,将来说不得又是一个陆东湖(陆柄)。”

“相比只是赚一些银子,能够全力保证山陕粮食供应,显然更能获得陛下和太子的信重,这比买卖你们做的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