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一飞也放下手中的相机,感慨地说:“我觉得这次旅行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用相机记录下了那么多美好的瞬间。这些照片不仅是我旅行的纪念,更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表达。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着一段难忘的故事,它们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n
回想起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他们不禁会心一笑。那些在景区里的欢声笑语,品尝美食时的满足表情,观看表演时的惊叹和感动,都仿佛还在眼前。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比如在成都找路时迷了方向,在桂林乘坐竹筏时差点落水,但这些小意外反而让他们的旅行更加有趣和难忘。n
张悦东也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说:“这味道真的太正宗了,和我在其他地方吃的完全不一样。”n
吃完沙茶面,他们继续在中山路上漫步。走着走着,他们被一家卖海蛎煎的小摊吸引住了。海蛎煎是厦门的另一道特色美食,选用新鲜的海蛎,沾上特制的面糊,再煎至金黄酥脆。入口鲜嫩多汁,带有海蛎独有的鲜香,让人回味无穷。小摊前围满了人,他们也加入了排队的队伍。不一会儿,他们就买到了海蛎煎。金黄酥脆的外皮下,是满满的新鲜海蛎和蔬菜,一口咬下去,海蛎的鲜美与面糊的香脆交织在一起,让他们陶醉其中。n
除了沙茶面和海蛎煎,他们还品尝了烧肉粽、花生汤、扁食等各种闽南小吃。每一种小吃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让他们感受到了闽南美食的魅力。烧肉粽内的糯米吸收了五花肉和其他食材的香味,软糯香甜;花生汤口感细腻,甜而不腻,是消暑解渴的佳品;扁食则是肉馅饱满,皮薄馅滑,搭配酸辣汤汁,十分开胃。n
在品尝完美食后,他们来到了一家南音表演馆。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之一,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福建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一带。南音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站唱两种,乐器主要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他们走进表演馆,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地等待表演开始。n
表演开始了,演员们身着传统的服饰,手持乐器,缓缓走上舞台。他们的演奏技巧娴熟,音乐悠扬动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南音的曲调优美,节奏舒缓,歌词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还不时地与观众互动,介绍南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他们对南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n
“这场南音表演真的太精彩了,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喜爱。”李潇听完表演后,感慨地说。n
张悦东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南音真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音乐,它承载着闽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n
欣赏完南音表演,他们在中山路上继续逛着。这里有许多售卖特产的店铺,他们走进一家店铺,里面摆满了各种厦门特产,如漆线雕、珠绣、鱼皮花生等。漆线雕是福建厦门历史最长的工艺品,早在几百年前,厦门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畅销东南亚各国。n
李潇突然想起了什么,笑着说:“你们还记得在成都吃火锅的时候吗?我被辣得满脸通红,不停地喝水,你们还在旁边笑话我。”n
张悦东哈哈大笑:“那是你自己逞强,非要点特辣的锅底。不过成都火锅的味道真的是让人回味无穷,那种麻辣鲜香的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还流口水。”n
林一飞也笑着说:“还有在桂林漓江坐竹筏的时候,那山水风光简直太美了,我不停地拍照,都差点忘记欣赏眼前的美景了。”n
他们一边回忆着,一边分享着旅行中的感受和体会。这次旅行让他们更加了解彼此,也让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在旅途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帮助,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一起享受快乐和美好。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