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页)

 李潇说:“崔颢的《黄鹤楼》确实写得非常好,把黄鹤楼的神韵和历史都写了出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读起来让人感慨万千。”

 三人在三楼停留了一会儿,感受着唐宋时期的文化氛围,然后继续往上走。四楼的装饰充满了传统气息,各种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把整个大厅布置得古香古色。这里展示着一些与黄鹤楼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木雕等,每一件都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

 张悦东拿起一个木雕黄鹤,仔细地端详着,说:“这木雕的工艺可真精湛啊,这黄鹤的羽毛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林一飞也挑选了一幅剪纸作品,说:“我要把这幅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最后,他们来到了五楼。五楼是黄鹤楼的最高层,也是观赏风景的最佳位置。站在五楼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长江如一条巨龙奔腾而过,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的景象。武汉长江大桥横跨长江两岸,像一道彩虹连接着武昌和汉阳。远处,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展现出武汉这座现代化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李潇深吸一口气,说:“从这里看出去,武汉的美景尽收眼底。真的是‘极目楚天舒’啊。”

 张悦东也兴奋地说:“这景色太美了,不枉我们大老远跑来一趟。”

 林一飞不停地按着相机快门,说:“这么美的景色,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

 三人在观景台上欣赏了一会儿风景,然后开始讨论起诗词和历史故事。他们从崔颢的《黄鹤楼》谈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又从三国时期的黄鹤楼谈到现代的黄鹤楼。他们的声音在观景台上回荡,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一位老人走了过来,笑着说:“听你们聊得这么起劲,看来你们对黄鹤楼很感兴趣啊。”

 李潇连忙说:“是啊,我们都很喜欢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人点了点头,说:“黄鹤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武汉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和记忆。希望你们能好好了解黄鹤楼,把它的文化传承下去。”

 三人听了老人的话,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次黄鹤楼之行,不仅让他们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更让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从黄鹤楼下来,三人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李潇看了看时间,说:“都到中午了,我们去户部巷吃点东西吧。那里可是武汉着名的美食街,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

 张悦东和林一飞听了,立刻来了精神。张悦东兴奋地说:“太好了,早就听说户部巷的美食多了,今天一定要吃个够。”

 三人乘坐公交车,很快就来到了户部巷。还没走进巷子,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种美食的香味,有烤串的香味、有鸭脖的香味、还有臭豆腐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走进户部巷,只见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街道两旁,一家家小吃店琳琅满目,招牌上写着各种诱人的美食名字。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有的在大声叫卖,有的在熟练地制作着美食,还有的在给客人介绍着特色小吃。

 张悦东看着眼前的美食,眼睛都直了,不知道该先吃哪一个好。他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嘴里不停地说:“这个看起来不错,那个也很好吃的样子。”

 林一飞则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把这些美食都记录下来。他说:“这么多美食,不吃也要先拍下来,回去慢慢回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