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8章 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建筑(第2页)
夜幕降临,牛奶厂内依旧灯火通明,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地工作着。他们知道,每一滴牛奶、每一份产品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也承载着基地居民们的期待和希望。而这份希望,正是他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重建家园的动力源泉。
“看,那就是我们的牛奶厂。”一个小孩指着远处的牛奶厂,眼中闪烁着好奇和自豪,“它是我们基地的骄傲,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骄傲。”
是的,牛奶厂已经成为了基地的一张名片,它见证了人类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也成为了末世中一抹最亮丽的风景线。而这一切的变化,都始于那个勇敢的决定——将牛奶厂打造成为末世中的希望之地。
随着基地人口的迅速膨胀,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希望的火花,但与此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逝者的安置。在末世之前,人们习惯于将亲人安葬于大地,让土壤接纳他们的肉身,回归自然。然而,在这个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的新时代,传统的土葬方式显得愈发不合时宜。
首先,土地资源的稀缺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障碍。基地周围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本就有限,每一分每一寸都需精打细算,用以种植粮食,保障基地居民的口粮。在这样的背景下,划出大片土地用于墓葬,无疑是对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何况,随着逝者数量的不断累积,所需的土地面积也将持续扩大,这无疑是对基地生存空间的严重挤压。
其次,土葬带来的环境风险也不容忽视。末世中,丧尸的威胁始终存在,而尸体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成为丧尸病毒的温床。传统的土葬方式,尤其是浅埋,难以确保尸体在恶劣环境下得到彻底的分解,一旦病毒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土葬还可能污染地下水,对基地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再者,土葬方式在情感上也给生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末世之中,人们本已承受了太多的失去与痛苦,每一次的葬礼都是一次心灵的煎熬。而传统的土葬仪式,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哀悼与守灵,这无疑加深了生者的悲伤与疲惫,不利于他们尽快走出阴影,投入到基地的重建与生存斗争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