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5章 将火葬厂转变为临时避难所(第2页)

 

随着基地实力的日益增强,林阳站在基地的高塔上,望着下方忙碌而有序的幸存者们,心中涌动着一股深沉的责任感。他知道,物质的富足只是生存的基础,精神的充实才是支撑人们在这片废墟上继续前行的力量。如何丰富幸存者的精神世界,提升基地的文化凝聚力,成为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

 

林阳深知,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末世之前,电影、音乐、书籍等文化载体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娱乐,更是人们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桥梁。然而,末世降临后,这一切都被摧毁得荡然无存。幸存者们虽然在林阳的带领下重建了家园,但心灵的创伤和精神的空虚仍然难以弥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林阳开始着手规划一系列文化重建项目。他首先想到的是电影,这种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能够直观地传达情感,激发人们的共鸣。电影不仅能娱乐大众,还能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让幸存者们通过银幕看到过去的辉煌,感受到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于是,林阳开始召集基地中的文艺爱好者与前电影行业从业者。他们之中有曾执导过电影的导演,有写过剧本的编剧,还有热爱表演的演员。这些人虽然经历了末世的洗礼,但心中的艺术之火从未熄灭。在林阳的号召下,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电影公司的筹建计划。

 

会议中,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有人认为应该拍摄一些反映末世生存艰辛的电影,以激励人们珍惜现在的生活;有人认为应该重现一些经典影片,让人们在回忆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还有人提出,应该鼓励原创,让幸存者们用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去创作,去表达。

 

林阳听着大家的意见,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看到,虽然末世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没有被摧毁。相反,在困境中,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加旺盛,对文化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他深知,只要给予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能创造出属于末世的新文化,让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