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九品芝麻官(第3页)

海寇心惊胆战,不敢再犯。他任内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绩突出,江阴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学中为他画像留念。

虽然他的官职不高,但在任期间官声极好,之后朝廷打算调任他去广东担任主簿,从官品来说算是高升了。可当时阎应元的母亲重病,未能成行,之后因为朱慎锥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进了京师,从而大明变了天,刚刚回到京师的阎应元就此留在京师没去上任,在家服侍其母,后母病故后,他又搬出城外结庐守孝,一守就是三年的光阴。

三年后,阎应元回到京师,由于他的官职依旧在身,自然是需要去吏部报道的。可因为之前的缘故,他原本主簿的官职早就有人接替了,所以吏部只能让他在京等候安置。

就在这个时候,张锡钧受命前往江南巡抚,出京时从户部要了些人随同去江南,而因为阎应元在江阴的经历和原本的官职,户部就把他调到了张锡钧的手下当了个巡抚下属的主簿。

因为阎应元不仅在江阴当过官,还做过典史,对于刑名一事很是精通,而且此人做事认真,颇有才干,胆大心细,能力出众。在张锡钧的手下阎应元很快就脱颖而出,在江南案中阎应元作为张锡钧手下的主簿不仅做好了本职工作,还以他出色能力协助张锡钧在进行调查案件,缉拿罪官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大作用。

就此在之后的论功行赏中,张锡钧特意把阎应元的名字放在了前列,这才让朱慎锥注意到了这个人。别人不知道阎应元,但朱慎锥对阎应元这个名字极为熟悉,要知道这人在后世可是名人,更有着抗清三公之一的美称,就这样阎应元的大名就入了朱慎锥的眼。

在确定了这个阎应元的确是记忆中的那人后,朱慎锥顿时起了爱才之心,不仅升了阎应元的官,还把他从南京调回京师任职。

正好这时候京师的原本的京营已被新军替代,新军在进行大范围的重新整编,考虑到阎应元不仅当过典史,还亲自带兵打过仗,对于军事方面并不陌生。

为此朱慎锥就把阎应元以文官身份调入新军,以兵部主事之职兼任新军参军,协助整编新军。

就这样阎应元在兵部和新军中一呆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他的能力在新军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再加上他虽是文官,可对于军士非但不歧视,反而爱兵如子,以身作则,在新军中的威望不小,甚至王晋武也知道阎应元此人,特意见过阎应元,还意图让阎应元直接由文职转为武职呢。

要不是朱慎锥提前知道此事,特意拦了下来,说不定现在的阎应元就成为王晋武手下的将领了。仅此足以能见阎应元的不简单,所以这一次洪承畴去闽浙,为了协助洪承畴在当地打开局面,同时也是为确保万无一失,朱慎锥特意把阎应元调入了闽浙总督衙门,以总督属官的名义兼督标参军,一同前往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