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能臣(第3页)
虽然当了学政,可堵胤锡除去学政的工作外还协助孙传庭负责总督衙门的诸多事务,无论是民政还是军政堵胤锡做起来都得心应手,深得孙传庭的信任。这样一干就是好几年,现在堵胤锡再不升官是不可能了,而孙传庭也不会一直把他留在自己手里,毕竟他仅仅只是一个陕甘总督而已,如此能臣继续在自己手下岂非浪费,也委屈了。
就在这个时候,孙传庭听说了台湾被收复的消息,又听说了皇帝准备在台湾设府进行治理,并且着手准备挑选合适的官员当这个知府。
但挑来选去,皇帝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得知这个消息后孙传庭顿时心中一动,他立即就想到了堵胤锡。
以堵胤锡的级别和资历,从学政这个官职上升迁大概率是去礼部为官,当一个礼部右侍郎的官职,或者放到南京礼部当左侍郎。假如不这么安排的话,就是选一省当右布政使了,至于当左布政使虽然也可以,但毕竟堵胤锡的资历还差那么一点点,再加上孙传庭和堵胤锡多年的朋友,两人相交甚深,知道他这个人的脾气,堵胤锡什么都好,唯独一点不喜欢当人家的副手,要当就当主官,假如让他做侍郎,或者当右布政使,恐怕堵胤锡都不会愿意。
而去台湾当这个知府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堵胤锡能力极强,不仅懂民政也懂军事,而且还当过学政,可以说他在军政各方面几乎没什么弱点,而且他的为人也没问题,虽是清官却不迂腐,做事灵活多变,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区区一个台湾知府对别人来说或许很难,可对堵胤锡而言却完全不是问题。
何况孙传庭和其他人不一样,别人或许觉得台湾这个地方刚刚设府是个不毛之地,去了那么等于发配海外,前途渺茫。可孙传庭是什么人?别说他个人的能力和眼光,再加上他和皇帝的关系更不是常人能比的,他一眼就看出朝廷在台湾设府的真正用意和台湾未来在大明的重要性,如果能当好这个台湾知府,在这个任上做出成绩来,只要干上几年,凭借这份功劳必然成为朝中重臣。
到时候堵胤锡别说一个福建布政使了,哪怕就算是入京当一部尚书或者地方当总督都是轻而易举的,别忘了台湾不仅归福建管辖,还受中枢双重管辖呢,台湾知府可以直接面圣,奏折直上天庭,这可是大明所有知府中独一份的,仅此说台湾知府是天下第一知府丝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