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王朝轮回(第2页)
正是因为如此,在周王朝建立后的几百年中,诸侯的分封使得周王朝的疆土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如今中国的版图雏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当时的人力物力短时间根本完成不了,而在这个时间段内,周王朝的实力一直是蒸蒸日上的,所分封的诸侯也一直为周王朝进行扩张,征服四方。
等到后来,这种扩张因为地理的缘故渐渐缓了下来,再加上幽王无道,平王继位后东迁,东周就此开始,周王朝开始进入了春秋时期。因为扩张的步伐在当时达到了顶峰,各诸侯身边已没了可继续扩张的土地,所以开始了相互征伐,导致诸侯间产生了不断吞并和连绵战争。
这种情况到春秋后期越发严重,等到战国时期周室的影响力已减弱到了连普通小诸侯都不如的地步,除了名义上的王室外已没了压制诸侯的力量。最终战国后期七雄并列,秦国脱颖而出,吞并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之后历代王朝国体延续秦国,直至如今。
从这些情况来看,周王朝的八百年天下除了建立在分封制度上外还有当时的地域特质和不断扩张的事实基础。如果没有了后者,那么春秋战国的到来就会提前许多,周王朝也不可能延续如此长久。
而之后历代王朝中,除两汉、两宋的特殊原因,各王朝都没能过三百年,这是因为在王朝建立之初经历了遍布中国的战火,而战火的爆发也使得把之前的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造成了巨大破坏,新的王朝是在前一个王朝废墟上所建立的。
当新王朝建立之后,国家是一片狼藉,人丁锐减,王朝休养生息,因为人口不足和土地足够再加王朝初期的政策平缓缘故,使得王朝会在开始几十年中不断发展,恢复生机。等王朝百年后逐步强盛,最终进入最兴时代,但这个时期一旦过去,许多社会矛盾就不断爆发,尤其是土地兼并情况开始加剧,最终王朝由盛转衰,逐步走向最终消亡的结局。
在朱慎锥看来,这就是历代王朝的兴衰所至,尤其是王朝后期的人口爆发再加土地兼并严重,还有阶级固化对立导致的矛盾不可调和。朱由检在位时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只不过大明的国体在朱元璋时期特意确定下来的,朱元璋立国之初也顾及到了此点,特意做了不少防范的手段,所以相比其他王朝后期,大明王朝当时的情况还是要好许多。
至少,民间的老百姓生活还能勉强过得去,大明王朝的中央权力依旧能压制得住地方,军队还在国家的手里,像之前武人割据的情况并没出现,朝廷依旧有着威严。
可惜的是大明遇到了两个前所未有的难题,第一个难题就是气候原因。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世界的气候发生了巨大改变,先是气温急剧下降,夏天短冬天漫长,从而破坏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根本,使得农作物大量减产。接着又是连续几年的干旱,使得中原乃至北地的粮食几乎颗粒无收,这样一来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