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各得所需(第2页)

 

要知道当年袁崇煜就是在辽东帮着袁崇焕大搞走私行为,私下卖了不少东西给建奴。所以袁崇煜和建奴有勾结根本不是什么秘密,而袁崇焕入狱后,袁崇煜就从辽东跑得无影无踪,关内根本就没他的半点消息,结合之前的情况,不用猜就知道袁崇煜肯定是跑去了建奴那边,直接投靠了皇太极。

 

按理说,袁崇煜现在不仅是罪人,还是明奸,更是皇太极的狗腿子。他来江南打着做买卖的旗号,实际上是为建奴采购物资,以补辽东的不足呢。

 

作为大明官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直接把袁崇煜抓起来才对,非但如此还得尽快上报朝廷。可偏偏这些人却没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看来国家是国家,买卖是买卖,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辽东那边的战争关他们江南屁事

 

而且袁崇焕死后,在北地的名气臭的很,可在江南的名声却很是不错,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再加上这几年大明的巨变更替,南方几省对中枢只是名义上的承认,实际上一直阳奉阴违自搞一套,就连皇帝的旨意都不怎么在意,何况区区一个袁崇煜

 

而且抓了袁崇煜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哪怕把人交上去也不可能因为袁崇煜就此升他们的官职,要知道他们的官职已经不低了,除非平级调任京师执掌一部,但这样的安排怎么可能京师那边一个萝卜一个坑,谁肯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况且相比京师,江南世界不好么呆在江南远比在京师舒服的多呢。


反而抓了袁崇煜,这条发财的路子就没了,两者相比哪个对自己有利这不是很简单的再说了,眼下金银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金子银子,其他的哪个比得上就算自己做官不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么

 

不管袁崇煜是什么人,又是什么来历,实实在在的银子才是最大的好处。因为这个原因,所有人就此装聋作哑,反正袁崇煜从未表露过身份,他不是自称是从朝鲜来的朴尚引么那么就权当他就是朝鲜朴家的人不就行了,充其量他们是在和朝鲜贸易,作为大明的属国,朝鲜也算不得上外人,就算这件事最后传了出去又能拿他们如何

 

天下走私的人多了去了,又不缺他们这些人,何况南方干这种买卖的数不胜数,再加上具体的事会有然就有哗啦啦的金银落入口袋。至于袁崇煜这边也是一样,金银这种玩意虽然好,可在大清那边根本算不得什么。大清不是没有银子,这么多年来光是从大明这边掠夺的财物就不是少数,这些玩意不当吃不当喝,远没有粮食、铁器甚至军械来得重要。

 

在皇太极的眼里后者才是大清的根本,没了雄厚的武力,大清就没了立足的可能。皇太极可不是鼠目寸光的人,深知孰轻孰重的道理,所以袁崇煜的讨价还价仅仅只是态度罢了,哪怕对方开价再高,送来的东西再多,他也有把握全部拿下。

 

只要弄到物资,大清就有继续和大明战争的底气,等到再一次打入关内,大明的一切不就是大清的么现在付出的金银仅仅只是暂存在大明这边罢了,到时候会全部用武力重新取回来,这笔买卖对于大清来说相当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