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距离(第2页)

 

脚步声从外面响起,来的人似乎不止一个,正当朱慈灿带着童音郎朗背诵的时候,朱慎锥带着太子和几个蒙古侍卫到了。

 

朱慎锥也没想到自己来的时候会见到这么一副场景,之前的崇祯皇帝,现在的朱由检坐在那边,他的四个皇子站在一旁,其中一个最小的正在背诵《论语》,而朱由检就和学堂的老夫子一般坐的稳稳当当,手边还放着一把戒尺,这幅模样让朱慎锥见了还以为自己到了哪家私塾呢。

 

明明朱由检已经看见了自己,却没有起身迎接,更没让朱慈灿中断。见此,朱慎锥不由得笑了起来,在门口停下了脚步。身边的太子见朱慎锥如此也跟着站在了门口,目光朝着屋内望去,两人也不说话,更不打断屋内,反而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直到朱慈灿把这篇文章背完。

 

朱慈灿背完后,朱由检直接就这篇文章内容问了他几个问题,朱慈灿对答如流,让朱由检颇为满意。点点头后,勉励了他几句,这才让他站到一旁。

 

接着,朱由检这才似乎发现了朱慎锥父子,缓缓起身。

 

“陛下好兴致,今日怎么到朕这里来了?”朱由检淡淡开口道,他的话语中并没多少尊敬,但也没了最初对朱慎锥的不忿,也许是在这里时间久了,他的心态早就发生了变化,变得坦然处之,不过话语中朱由检还是特意用“朕”来称呼自己,这或者是最后的坚持了。

 

“好久没来了,今天闲暇过来探望一下您。”朱慎锥笑着说道,随后一摆手,身边的太子上前两步,以军礼向朱由检行礼问候。

 

“这就是你的太子?当年朕见过一面,转眼已有数年了,如今太子不在东宫?入了军中?”朱由检的目光停留在太子身上,尤其是注意到了太子所穿着的军服,神色微有疑惑忍不住问道。

 

“太子眼下在军校学习。”朱慎锥笑着说道。

 

“军校?”朱由检不解,就连他的几个皇子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当即,朱慎锥给朱由检解释了下所谓的军校是什么,并且告诉了他军校设立的初衷和作用,而且朱慎锥还特意说明,以后但凡大明皇家子弟到了进学年龄后先进学读书,等满十六就要进军校学习,军校学制三年,两年学习课程,一年军中实习,毕业后授予军衔并入军中为职。

 

这是朱慎锥立下的规矩,未来皇家子弟都会如此,谁都无法例外。现在不仅太子在军校,就连宋王也在军校,至于以后的其他皇子也均是如此。

 

听到这样的说法,朱由检意外之余倒有了几分恍然,而且他神色中还有几分赞誉和感慨。毕竟朱由检是当过皇帝的,他当皇帝的时候最大的困惑除了财政问题外就是军事上的问题了,手上没有能堪一用的将领,更没有能真正信任和能重用的军队,这是朱由检一直以来的遗憾。

 

而且朱由检在长春宫这些年书也不是白读的,通过读书他也渐渐明白了自己当年的一些问题,对于自己的作为和施政有了些反思。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朱由检知道自己的薄弱,虽然知道的晚了些,可毕竟有了这些领悟,更能体会到作为帝王军权的重要性。

 

朱慎锥是怎么上位的,朱由检太清楚不过了。如果没有军权,朱慎锥根本不可能拿下京师,更不可能先成为监国后登上这个皇位。所以朱慎锥一说军校的性质朱由检就明白过来,知晓了军校的作用性,

 

“朕当年也有此意,不过不是军校是武举,还曾打算整顿京营,可惜后来……。”朱由检轻叹了一声,他当皇帝的时候犯下了许多错,其中最严重的有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