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父子相谋(第3页)
“今日让三法司介入此案,除政治上的让步外,关键是要平稳政局。一旦这个案子牵扯过大,真杀了个人头滚滚,朝廷上下必然人人自危。如在太平年间或许可以,可眼下却是乱不得。北边的建奴还在,朝鲜那边局势更为复杂,至于南方,郑芝龙也未解决,云南沐家态度暧昧,军制改革在推行之中,朝政变革也没完成,一旦大乱而起,许多事就难办了,所以适当放缓也不算坏事。”
“如是这样的话,岂非就放过他们?”朱敏澜不忿道。
“当然不是!”朱慎锥正色道:“既然我抢先动手就有了准备,首恶必诛,这绝不能让步。而那些被蒙蔽者或者利用者自然也要惩处,不过杀不杀就是一句话罢了。”
说到这朱慎锥停顿了下,望向太子道:“你可知刚才我让你去参与此案的目的何在?”
“不是让孩儿监督三法司,推动此案?不对!难道爹的意思是……?”朱敏澜脱口而出,可前一句话刚说完脑海瞬间闪过一道灵光,似乎想到了什么。
“爹,您不会让孩儿去唱红脸吧?”
“哈哈,我儿聪慧!”朱慎锥大笑,朱敏澜终于领悟了自己的安排,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朱慎锥让太子参与此事正是要他去唱红脸。
戏台已经摆好了,作为动手的皇帝本人,朱慎锥自然就是那个白脸了。可就算三法司介入,又有内阁参与,这个红脸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做,而太子朱敏澜来做这个角色是最合适的。
实际上朱慎锥最初表现出来强硬的态度都是假象,他并没有高举屠刀杀个人头滚滚的想法。杀人肯定是要杀的,可全部杀光却没这个必要,诛杀首恶和直接参与者就足够了,而那些不知真相被牵连进去的人就没必要杀了。
当然了,不杀不代表就这么轻飘飘地放过,既然犯了这样的罪,轻饶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些人的下场除了丢官的丢官,大概率会发配边远,至于那些闹事的太学生和学子们也是一样,不仅会革去功名,还会永不能科举,如此做已算额外开恩。
不过其中的操作朱慎锥不可能主动让步,也不可能因为臣子的劝说就轻飘飘地松口。这件事他决定让太子去做,既然太子作为储君介入此案,以太子的身份是最合适对皇帝“劝谏”的。
到时候父子两人演出戏,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甚至在最终判决上争执不下,甚至太子以自身相逼,恳求皇帝开恩,而朱慎锥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终于松口,这样一来太子必然赢得一个“仁君”的美名,更能借此机会收拢一批忠心的臣子部下,从而稳固其地位。
不得不说朱慎锥为太子想了许多,也考虑了许多,或者说在为太子铺路。等明白了这些后,太子对自己这个父皇不仅佩服万分,更是心中感动,虽说皇家无亲情,可作为皇帝朱慎锥能做到这一步实在不易,哪怕普通父子也不过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