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十八大罪(第3页)

 

朝鲜改朝换代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荣华富贵如何守住。面对这些情况,这些人很快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除去很少部分依旧反抗外,大部分人开始从对抗转为和豪格合作,由此朝鲜的政局很快得到了改善,仅仅不到一个月,各地的叛乱陆续平定,甚至有些地方开始了生产恢复,整个朝鲜秩序也得到了稳定。

 

这些情况对豪格来说是件好事,对朝鲜臣民来说也是好事,对大明方面来看也是乐于见到的结果,但对远在盛京的多尔衮就不怎么样了。

 

虽然豪格封锁了他抓获阿济格并处置了阿济格所有部下的举动,但这消息能封锁一时却封锁不了一世,几次三番催促豪格返回盛京都没结果,之后就连派去联络阿济格的人都有去无回,在盛京的多尔衮立即就感觉到了不对劲,这才派人调查,等到得知真相后,多尔衮勃然大怒,

 

多尔衮怎么都没想到豪格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大胆到发动兵变囚禁阿济格并残杀其部下的地步。作为大清的摄政亲王,多尔衮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豪格在朝鲜逍遥可还没等他来得及召集王公大臣们开会,发布对豪格所叛乱行径的讨伐时,豪格反而在朝鲜先出了手。

 

豪格以皇太极长子,先皇的继承人身份发布了对多尔衮的檄文,在檄文中豪格直接指责多尔衮身为大清亲王却祸乱大清的几大罪名。

 

其一,多尔衮并非先帝之子,本就无皇位继承权,当年却以先帝之弟的名义意图染指大宝,强行阻止豪格继位,实行窥视大宝之举。

 

其二,多尔衮以一己私利明知国有长君不立,反而立幼主,实为独揽大权,谋图朝政。

 

其三,多尔衮进辅政亲王后,打压同为辅政亲王的济尔哈朗和其他王公贵族,在朝中飞扬跋扈,欺凌幼主,凌驾众王。

 

其四,多尔衮不顾八旗祖制,视八旗各旗主地位如草芥,一意孤行。

 

其五,多尔衮在朝中排除异己,出手针对政敌,意图谋害先帝皇子。

 

其六,先皇太后哲哲之死蹊跷,多尔衮难咎其责,各种证据隐隐指向多尔衮有谋害先皇太后哲哲的行径。

 

其七,作为臣子,多尔衮同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暗中私通,在哲哲皇太后驾崩后双方联手,以皇太后懿旨加封多尔衮为摄政王,从而凌驾大清皇帝之上。

 

其八……其九……其十……。

 

林林种种,豪格给多尔衮一共编排了一十八条罪状,每条大罪均是十恶不赦,当这檄文传到盛京后,多尔衮气得七窍冒烟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不已,立誓非杀豪格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