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能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见到此景,堵胤锡不由得想起了这首诗,这是宋时朱熹的《春日》,而远处的农田中,还能看见当地的农民正在地里忙碌着,更增添了春日的情趣。
这番景色让堵胤锡心中无比感慨,因为仅仅几年前他现在所路过的区域可以说是人间地狱都不为过。由于各地灾荒和朝廷对百姓无休止的暴征横敛,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到处都揭竿而起,内乱横生。
那时候大明处处都是战火,而灾荒的缘故更让百姓走投无路,别说粮食了,就连寻草根吃都难,快要饿死的老百姓们只能吃观音土,甚至易子而食。
那时候的大明已到了摇摇欲坠大厦将倾的地步,朝廷虽到处平定叛乱,可流寇却是越杀越多。
这哪里是什么乱军乱民啊,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啊!而现在却和当初完全不同,展现出了一片勃勃生机。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当今圣上,永明皇帝朱慎锥掌控朝廷后开始的。虽然作为正牌子的进士和读书人,堵胤锡对朱慎锥这种以臣子的身份假借靖难为由上台,并取代崇祯皇帝成为大明天子从心底里抗拒,更表达过强烈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不得不承认朱慎锥当皇帝可比崇祯皇帝在位强了百倍。
虽然许多人都称赞崇祯皇帝是一个明君,尤其是崇祯皇帝刚刚登基时就果断处置了天怒人怨的魏忠贤和阉党,大力重用提拔朝中的清流,表现出一副英主的气象。
可后来,崇祯皇帝所做的一切却让人失望透顶,他虽有想成为明君的追求,却没有半点明君的能力,而且在他在位期间大明可以说是江河日下,国家乱的一塌糊涂,叛乱四起,民不聊生。
反观朱慎锥,入京师后先监国后摄政,再登基为帝,短短数年中不仅平定了内乱,更遏制了辽东的战局,而且在他的手中百姓得到了喘息之机,朝廷对地方进行大幅度的减免,取消了崇祯皇帝在位时期的所有强加税赋。不仅如此,还拨款恢复生产,稳定地方,短短数年中国家就得到了极大改善,老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了。
前后相比短短数年,彷如两个世界,更让堵胤锡心中佩服无比。国家有这样的皇帝,这是国家之福,更是百姓之福,而之前对皇帝上位的不满,也随着时间渐渐淡去,从而彻底消散。
堵胤锡是崇祯十年的进士,崇祯十二年时他在南京户部当主事。
崇祯十三年正月,他转任北新钞关分司之职。在这个职务上申明课则,革除积弊。
当时恰好淫雨连绵,米价昂贵,商船不至,他就出台免税招商办法,不久商船就陆续到来。这年的十二月,天灾流行,百姓生活困苦,他特为减餐,停止宴会,不听音乐,茹蔬食粥。同时,他赈济灾民,每人半升,隔日一次,共给米200石,赖以活者万人。
从这些来看,堵胤锡不仅是一个能臣,更是一个清官,但因为在任上得罪了当时的既得利益,北新钞关分司的职务并没有干上太久,为了把他赶走,当时的商人勾结东林党人暗中下手,以为他升官的理由直接把他打发去了长沙,当了长沙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