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天才妖孽和他的笨蛋大哥们(第2页)

 好在,裴坚虽错了几个字,最后终究是勉强背诵完了。

 没等他松一口气。

 就听吴夫子问道:“纵横家言‘势’,《国策》中‘势’可借何物喻之?”

 啊?

 裴坚大脑登时一片空白。

 尤其是被吴夫子神情冷漠的盯着,他额头开始冒汗,却一点思路也无。

 这明明是一道只涵盖《国策》的题。

 但刁钻就刁钻在,他必须要用《论语》来答!

 裴坚也是好胆,想不出来,直接干脆放弃:“学生不知。”

 “站着吧。左边,继续。”

 李鹤聿脸色苍白的站了起来。

 他比裴坚好点,至少书背的还算顺利,但也仍旧答不上来。

 不止他俩。

 全课堂的人,一个个先后站起来,最多也就是会背诵,不理解意思。

 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只懂读死书,有什么用?

 瞧着满课堂学生都垂头丧气站着,吴清澜气的脸色涨红:“愚不可及!简直愚不可及!答案昨日为师已经险些没喂到你们嘴里,今日竟一个人都答不上来!”

 “气煞我也!今日答不上来这道题,你们都别放饭了!”

 啊?

 学子们闻言神情发紧,同时暗中腹诽。

 这道题,昨日明明没说过,怎么就‘险些喂到嘴里’了呢?

 一片安静中。

 听到‘大家都别放饭’的崔岘无奈叹气。

 他可不想挨饿啊!

 于是,崔岘也站起来:“夫子,您还未曾让学生背诵。”

 他是新入学的,跟其余学子进度不一样,夫子昨日单独留给他的背诵内容是《论语》为政篇。

 甚至为了教导崔岘,吴清澜还带领全课堂学子,一起读了为政篇。

 所以但凡在座的学子动点脑子,便该想到,这道题,答案就藏在为政篇里啊!

 见崔岘主动站起来,吴夫子一愣,随后轻咳一声:“那你背诵吧。”

 他是故意漏掉崔岘的,怕这孩子刚来,没进入状态,不会背。

 结果这孩子诚实,自己站了起来。

 接着。

 便听崔岘清脆的声音响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口齿清晰,断句抑扬顿挫令人舒适,背诵的一字不差。

 整个课堂学子人人瞠目。

 不是,昨日夫子也就带着他读了一遍而已。

 而且崔岘还早早下学归家。

 今日这就会了?

 吴夫子面带惊喜,毫不吝惜赞叹道:“大善,快坐下吧,站着累。”

 其余站着的学子:?

 不曾想,崔岘却并未坐下,而是道:“启禀夫子,方才那道题,学生想尝试着解答一番。”

 啊?

 这下,连裴坚等人都纷纷侧目。

 你只会背诵为政篇,昨日吴夫子讲的《国策》《三传》也就是跟着听了一部分。

 这要如何作答?

 唯有吴清澜心中一动,期待道:“哦?那你来解答,且大胆说,说错了也无妨的。”

 崔岘笑道:“夫子问问题之前,说答案只能引用《论语》。昨日特地带领我们读了《为政篇》,所以学生斗胆猜测,这道问题的答案,就在为政篇里。”

 吴清澜频频点头,目露赞叹。

 这便是夫子为何会喜欢好学生的原因呐!

 一点就通!

 就听崔岘继续道:“昨日,学生听夫子教诲,张仪说秦以‘连横’破纵,譬如决堤导流,借诸侯相争之势成秦业。”

 “可见势如激水漂石。”

 “然为政篇有言,子曰:君子不器。”

 “故,真势在民心向背,非仅兵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