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五年之约

 文会结束后。

 最先轰动起来的,自然是南阳县城。

 一大群身穿儒衫的读书人,走出王府,仍旧满脸激动震撼。

 他们仿佛起了一些‘戒断反应’。

 哪怕已经离席,但脑子里小神童神采飞扬之风姿,却怎么都挥散不去。

 就如‘追星’那般。

 只要你参加了这场南阳王府的文会,那你绝对会被小神童的魅力,迷到七荤八素!

 巧了。

 今日王府外面,大量南阳百姓们,也在关心小神童的情况呢。

 那黄伦,有没有刁难小神童啊?

 方才大量华贵的马车,纷纷赶去王府,可是发生了什么要紧事?

 哎哟,该不会小神童在文会上吃亏了吧!

 百姓们情真意切,询问崔岘的情况。

 读书人们看的怔怔无言。

 此前,或许他们还不懂,为何崔岘会受百姓这般喜爱、尊敬。

 但现在,完全懂了。

 有些人天生就该站在最耀眼的高台之上,受无数人追捧喝彩的啊!

 因此,在南阳百姓们瞠目结舌的注视中。

 一群身穿儒衫、向来以沉稳、斯文示人的读书人们,一个个兴奋不已、舞之蹈之、滔滔不绝的讲述今日文会上、堪称传奇的一幕幕。

 这个读书人激动道:“黄伦?那是什么玩意儿!他怎配刁难小神童!他的名字,甚至不配和小神童出现在一起!”

 周围百姓瞪直了眼:啊?

 那个读书人急急又道:“说得好!莫要提黄伦,不重要!今日文会上,小神童和东莱先生、布政使大人、知府大人一起做《听蝉联句诗》,引得满堂喝彩!”

 “这首诗,一定会成为联句诗当中的经典!”

 周围百姓瞠目结舌:啊!

 又一读书人涨红着脸道:“不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大梁文坛第一名儒,东莱先生,当场收小神童为师!”

 又又一读书人,用更大的声音道:“那可是东莱先生啊!天下文人的领袖!他宣布收徒以后,全大梁名门贵胄,都送来贺礼!”

 “包括当朝阁老、李氏、王氏,祁王殿下,甚至太子殿下,都派遣使从前来送上祝福!”

 天呐。

 百姓们听得齐齐呆滞住。

 但这竟然还不算完!

 读书人们此刻分享欲爆棚,激动的不行:“当着百家名门的面,小神童作诗《咏新竹》送给恩师东莱先生!”

 “红衣俊俏少年郎,当场笔走龙蛇、泼墨作诗!南阳王亲自为他研墨!全场为他惊艳喝彩!”

 “最后,小神童还当众接受太原王氏的挑战!自称五年后,会去开封开台,广邀天下群雄英才,前来辩经!”

 哗!

 这一桩桩、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情,听得百姓们眼睛越睁越大,嘴巴越张越大!

 似乎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小神童飒爽张扬的少年蓬勃英姿。

 太震撼惊艳了!

 百姓们听的神往不已,只恨自己没有亲自去文会,见证这精彩的一幕幕。

 读书人们讲完了,收获一波惊叹。

 仍旧不满足。

 他们离开后,换一波人,继续讲述,然后不出意外,再次收获又一波惊叹!

 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就好像自己短暂化身为小神童崔岘,猛猛大放异彩、技惊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