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县试(下)(第2页)

 崔岘不知老教谕的想法。

 他把自己给写嗨了,甚至没有注意到,身后站着一位教谕先生。

 第一题写完了。

 他开始破第二题。

 今夫天,这一提看似很抽象,实则相对简单很多。

 看似是在讲天地。

 实则在说‘至诚无息’的圣人境界——其德行如天地般永恒承载化育万物,呼应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一题难得不是有‘大坑’,难点在于太杂乱。

 元素太多,题目冗长,要抓住哪个点去放大写呢?

 崔岘略作思索,在草稿纸上写下破题句:

 《中庸》究天地生物之盛,所以明至诚无息之功用也。

 看完这句话,老教谕愣在原地,久久不语。

 而后。

 这位年过半百、以钻研学术为己任的老夫子,竟不敢再看下去了。

 他深吸一口气,在旁边学子疑惑的注视下,颤巍巍离开。

 苍老的背影,看起来有些佝偻,也有些……酸楚和可怜。

 学了一辈子,到头来远远比不上一位刚开蒙一年的九岁稚童,教谕怕自己再看下去,‘道心’就要破碎了。

 回到考场最前方。

 叶怀峰给教谕使了个眼色,暗含询问。

 怎么了这是,说句话啊!

 然而,教谕并不理会县尊大人。他安静坐在监考位上,整个人看起来心神恍惚、怔怔无言。

 叶怀峰:?

 县尊大人感觉很莫名其妙。

 先是看了看教谕,又狐疑看向考场中的崔岘,心想:难道小老弟写的很差劲,把老教谕给干沉默了?

 ……不至于吧!

 虽心中知道,小老弟的天资有目共睹。可一想到崔岘才开蒙一年,叶怀峰又难免有些替他揪心。

 时间缓缓流逝。

 已经有人因为实在答不上题,开始认命放弃,提前交了答卷。

 这交答卷,也是有讲究的。

 考生要走出考棚,来到县衙准备的铜锣前,敲打铜锣。

 而后自会有书吏过来,带走该考生的答卷、草纸。

 但考生并不能马上离场。

 要在院门处候着,等县衙统一敲梆子。梆子一响,放牌时间到,第一批交卷的考生,就可以出去了。

 第一批考生出去,院门再次关闭。

 至于后面没交卷的。

 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再拖下去就不行了,因为天黑了。

 考场不点灯,你想再继续考也没办法。就算没写完,也得硬着头皮交卷。

 崔岘的时间自然是很充裕的。

 他写完两篇八股文草稿,缓上片刻,吃了些糕点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