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页)




    江月瑶听闻此言,瞳孔瞬间放大,心中犹如惊涛骇浪。



    恩师若是在天有灵,定会倍感欣慰。



    她瞬间回忆起前世恩师所做的数据,前世那单季亩产纪录不过1200斤,双季亩产记录也仅为1600斤。



    可如今种在这灵田里面培育的水稻种,预估值竟能达到两千斤,这简直是天大的惊喜。



    系统似乎知晓她心中所想,又调出李家村水稻产量数据。



    江月瑶抬手一挥,指尖划过近几年的数据对比,心中不禁一沉。



    原来,李家村水稻亩产竟只有一石一斗。



    在古代度量衡中,若采用常见的换算标准,1石等于10斗,且1斗约等于12.5斤。



    一石为10斗,约重125斤,再加上一斗12.5斤,所以“一石一斗”大约等于137.5斤。



    江月瑶心中暗自思索,在她的认知里,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水稻在丰年的亩产大约在60公斤左右,换算成现代的斤数就是120斤左右。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水稻的亩产提高到90公斤左右,换算成斤数约为180斤。



    而唐朝时期,南方有些土地的亩产可达到138公斤左右,换算成斤数就是276斤。



    如此看来,李家村的水稻产量其实也算丰裕,毕竟景朝对标的汉代丰年产量也不过120斤左右。



    不过这137.5斤亩产的田地,又如何能养得起连连穷兵黩武、内战不休的景朝呢?



    百姓们在这繁重的赋税与战乱之下,早已是苦不堪言。



    江月瑶望着那数据,心中涌起一股悲悯。



    任何朝代,苦的都是百姓。



    就算是她熟悉的汉朝,经黄巾之乱和三国纷争,全国总人口从5600万衰减到1600万,损失了89%的人口。



    曹操曾作诗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三国之后的五胡乱中华,甚至......



    江月瑶咬咬牙,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心中的感触。



    以前只是历史上的一笔,她现在经历的是真实的世界。



    “好,我便应下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