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大老板娘给老板管账,这不天经地义的嘛?(第2页)

野生菌干货许承安打算先留着,以后卖到省会。

菌子在沧城卖得不贵,毕竟这是个接近林区的小城,位于野生菌子产地范围,消费水平又低,菌子卖不了太多。

然而省会那边可就贵了。

施秋宁暑假的时候许承安去哈市考察了市场,发现了另一个信息。

许多野生菌在哈市的差价比起黑木耳都高得多!

就拿头茬春耳来说,沧城这边通常卖个十四五块,哈市卖二十,差了五六块,也就四分之一左右。

而某些野生菌的价格在哈市能比沧城翻几倍!

沧城人不稀罕,卖贵了也吃不起,然而省城人会吃,他们稀罕!

不少哈市的有钱人已经认识到某些野生菌的价值了,并把它当成了奢侈食品,野生菌干卖得贵也好销得很,因为那边富豪多。

……

十二月中旬,厂长办公室。

许承安正在埋头算数,施秋晴则坐旁边帮忙。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然而厂子快放假了。

离过年还有两个月,但是已经完全没活干了。

十二月的东北已经很冷,野生菌子都不生了,采个一两朵都难。

让员工留在厂子里,还不如让她们回家呢。

而在放假之前,许承安也得把今年的账全部算好。

高层就那么几个人,赵建平和主管赵光良的文化水平都不高,算数不行,又是大老粗,只能许承安亲自出马。

不过,好在还有一个施秋晴。

自厂子开业后许承安就试着让大媳妇管管财务和账目,发现还真的管得不错。

施秋晴虽然也是小学毕业,然而她做事细心得不行,开厂以来每天的账目从来就没算错过,成了自己的得力臂助。

一笔笔总账算了出来,施秋晴给许承安逐一汇报开厂后的各种大小收支,比如黑木耳的收购量和花的钱,运输费,员工总工资,食堂花销,水电费用,座机安装费用和电话费等……

至于收入,自然就都来自干木耳出货了。

最后念出纯利的时候,尽管算的时候施秋晴就很吃惊,这会声音还是有些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