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集散中心看地规划,准备开搞

 下午,许承安让赵光良上培训课,自己则带着赵建平进了城。 

 和周建国在市政府会合之后便马上出发,很快来到目的地。 

 它位于和市区接壤,通往火车站的路边,如此一来也方便运输。 

 几人下了车,由周建国带着绕着那块地走了一圈:“喏,这块就是集散中心的项目用地了,许厂长,你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这面积足够了!” 

 许承安很满意,这块地比自己目前的工厂用地还要大了不少。 

 怎么说这个集散中心的性质相当于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常得有拖拉机大货车进出的,不可能小得了。 

 现在批地也是最容易的时候,没改革开放之前想都别想,刚改革开放的前几年地方政府也不敢大搞特搞,可是现在是80年代中期了,市场越来越开放,私企也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发现改开的好处之后,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可观,只要你能带来大创收就行,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如果换到两千年后又不一样了,那些闲置用地很多都开发搞房地产了,要批地手续越来越麻烦,还得涉及到诸多利益关系,不像现在这么纯粹。 

 赵建平则看得瞠目结舌,动不动就搞块那么大的地做新项目,这是要吓死个人啊! 

 怪不得厂长说得投资一百个左右,这个规模的地皮,少点钱都开发不了。 

 周建国又道:“你那边资金如果有啥问题的话,我可以和银行那边说一嘴,这个集散中心也是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可以给你打个利率优惠。” 

 周副市长也考虑到开发这个集散中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更何况许承安的加工厂也在扩大规模,两边都得花钱,再过些时候,可能还有很多其他乡镇的黑木耳通过他的渠道转卖到省会,这些需要的资金额度都是相当庞大的,目前的许承安去银行贷款怕是吃不消。 

 “对,我确实挺需要资金的,那就感谢周市长了啊!” 

 许承安高兴得很,自己去贷款是没问题的,不过现在银行的利率高得很,能减点利率说不准又能省下几万,基数大了,随便减点小利息都不是小钱。 

 又和周建国讨论了下集散中心的规划,和厂子的部门结构有些不一样,主要是质检部和仓储物流部两大重要部门。